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的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04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的模块,该模块具有在内燃机的缸盖中纵向受支承的推杆,该推杆具有从其处悬出的调节拨指,该推杆配属有线性促动器,该线性促动器的衔铁至少间接地与该推杆接触以使推杆沿一个纵向方向移位,其中,每个调节拨指配属有可切换的气门压杆,该气门压杆具有在其中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延伸的耦合滑移器件,该耦合滑移器件的滑移件从气门压杆的侧面伸出并且被推杆的调节拨指的自由端部加载。



    背景技术:

    具有受促动器加载的推杆、其上的调节拨指和气门压杆的这种模块目前也称为电动摇杆模块(erocker-modul)或摇杆系统。对此的示例由de102017101792已知。在此,内燃机的气缸列的在缸头中的一列作用相同的换气门分别配属有具有端侧促动器、在此电动促动器的推杆。每个气缸设置有两个作用相同的换气门。在促动器未通电的情况下,通过伺服器件、在此压力弹簧的力使推杆复位。

    上述构型的缺点在于,推杆在突然到达其两个最终位置之一时发出固体声。这些频率可能处于可听见的范围内并因此处于舒适性区域中。可以考虑缸头的“硬”止挡(实体棱边)作为推杆沿促动器伸出方向的终点/换向点。在促动器的缩回方向上,或者可以考虑和设置同样的反向止挡或者可以在促动器中考虑和设置用于该促动器的衔铁的止挡。根据促动器的衔铁与推杆的复合结构的构型而定,推杆在其在止挡处突然制动时也可能从衔铁处短暂松开并且在发出噪声的情况下重新撞击。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实现一种上述类型的模块,该模块可以低噪声地运行。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至少沿着纵向方向离开线性促动器地在该推杆的最终位置之前通过单独的减振器件至少部分地转化推杆的运动能量,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扩展方案,尤其考虑弹性固体(弹性体、塑料、橡胶)、气体减振器或流体减振器作为减振器。

    因此,在一个最简单的变型中,在推杆上例如在其自由的最终端侧上安置橡胶件,在由促动器引起的伸出和止挡情况下,通过该橡胶件“消除”或者更确切地说转化推杆的运动能量,使得推杆较“柔和”地并且不发出可听见的噪声地到达其最终位置。减振器也可以位于缸盖的配合轮廓(gegenkontur)上。同样,促动器中的另一向后的终点可以设有机械减振器件或者该最终位态也可以通过在推杆或缸盖上的前述措施获得“减振”。必要时,在具有一个或两个止挡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这些轮廓(推杆和缸盖)的每一个上安置减振器件,如弹性固体。

    替代地,可以考虑气体减振器或流体减振器。两种减振器可以具有明显渐进式的特征曲线,使得所述减振器也可以至少沿着伸出方向持续地与推杆连接。流体减振器例如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如由气门机构技术作为液压间隙补偿元件所已知那样的或者安装在链条夹紧装置或皮带夹紧装置中那样的泄漏间隙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扩展方案,推杆(其中,也可以始终考虑推杆组)应沿着其缩回方向被机械弹簧器件加载。在此,尤其可以考虑至少一个螺旋压力弹簧,该螺旋压力弹簧在一端支撑在缸盖上。替代于此地,推杆也可以在其缩回位态中被促动器如电动促动器加载。

    代替推杆的用于与减振器接触的自由最终端部,也可以从推杆伸出一个臂,该臂与缸盖的减振器联系或者本身具有用于“硬”的缸盖接触的减振器。

    也有利的是,将减振器件和压力弹簧器件集成在一个已预装配的组件中。然而,例如在存在安装空间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它们的分开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符合目的的扩展方案,从推杆伸出的调节拨指构造为片状弹簧舌(federzunge),然而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是“刚性”的拨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具有彼此分开的减振器件和弹簧器件的第一变型,

    图2示出如前所述的部分视图,其中,减振器件和弹簧器件构成一个结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示出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的模块1。该模块1也称为电动摇杆模块或电动摇杆系统。

    模块1由在内燃机的缸盖2中沿着其受支承的推杆3组成。从该推杆处分别至进行促动的可切换的气门压杆7悬出有构造为片状弹簧舌的调节拨指4。如图1所公开那样,在推杆3前面在这里在右边画出的它的端面19上对齐地布置有在此构造为电动促动器(电磁体)的线性促动器5。线性促动器5的衔铁6直接作用到前述端面19上使推杆3沿着其纵向方向a移位。

    每个调节拨指4与作为另外的模块组成部分的可切换的气门压杆7协作。气门压杆7(在这方面不需要进一步解释)分别由类似盒子的外杆15组成,该外杆将内杆16围住。气门压杆7在纵向端部上的(背离凸轮轴的)下侧上具有用于可摆动运动地支承在支撑元件上的支撑部17并且在另一纵向端部上具有气门接触部18。

    从每个要切换的气门压杆7的侧面伸出一个因此横向延伸的耦合滑移器件8,该耦合滑移器件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由刚好一个滑移件9组成,然而其中,优选设置两个或三个滑移件。滑移件9如由两个附图可见那样被其调节拨指4的自由端部10加载。在此,在两个附图中画出了调节拨指4没有与它们的滑移件9接触,这是模块1的一种未切换状态。必要时,在该状态下所述调节拨指也可以与它们的滑移件处于接触中。

    为了使所有作用相同的气门压杆7同步地耦合(或替代地同步解耦),对电动促动器5通电,由此电动促动器的衔铁6使两个附图中的推杆3在此从右向左逆着压力弹簧器件13的力移位。可弯曲的调节拨指4在其滑移件9上被预紧,这些滑移件9可以在凸轮基圆圆周转动(nockengrundkreisdurchlauf)时突然被移位。根据图1,推杆3在“硬”止挡12处经历最终的位移限界。后者是缸盖2上的一种简单的实体棱边。

    根据图1,在模块1上与压力弹簧器件13在空间上分开地设置有减振器件11。该减振器件在此仅作为符号被画出并且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由单一弹性固体组成。从推杆3处伸出一个与其连接的臂20,该推杆在此是具有衔铁6的结构单元,在衔铁6随着推杆3沿方向a运动时该臂与减振器件11接触或者从一开始就与减振器件处于接触中。

    通过该构型,推杆3在其最终位置上不经历伴随有噪声以及提高的磨损的突然制动。而是,推杆3的运动能量的至少一部分在减振器件11中被转化。

    如果停止对电动促动器5通电,那么推杆3沿促动器方向b经由压力弹簧器件13以伴随调节拨指4从其滑移件9同时“离开”的方式向回移位。后者在其对应的气门压杆7中被未示出的弹簧器件沿伸出方向(在此向右)加载并且在凸轮基圆圆周转动时如画出那样向外突然移位。

    根据图2设置,减振器件和压力弹簧器件11,13集成在一个组件14中。

    附图标记列表

    1模块

    2缸盖

    3推杆

    4调节拨指

    5线性促动器,电动促动器

    6衔铁

    7气门压杆

    8耦合滑移器件

    9滑移件

    10端部

    11减振器件

    12止挡

    13压力弹簧器件

    14组件

    15外杆

    16内杆

    17支撑部

    18气门接触部

    19端侧

    20臂

    a)纵向方向

    b)另一纵向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的模块(1),该模块具有在所述内燃机的缸盖(2)中沿着其受支承的推杆(3),该推杆具有从该推杆处悬出的调节拨指(4),所述推杆(3)配属有线性促动器(5),该线性促动器的衔铁(6)至少间接地与该推杆接触以使该推杆沿着一个纵向方向(a)移位,其中,每个调节拨指(4)配属有一个能切换的气门压杆(7),该气门压杆具有在其中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延伸的耦合滑移器件(8),所述耦合滑移器件(8)的滑移件(9)从所述气门压杆(7)的侧面伸出并且被推杆的调节拨指(4)的自由端部(10)加载,其特征在于,至少沿着所述一个纵向方向(a)在该推杆的最终位置之前通过单独的减振器件(11)至少部分地转化所述推杆(3)的运动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电动促动器作为线性促动器(5)被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位置通过所述缸盖(2)上的“硬”的止挡(12)被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沿着其另外的纵向方向(b)的复位通过在所述推杆与所述缸盖(2)之间夹紧的压力弹簧器件(13)来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件和压力弹簧器件(11,13)或者集成在一个组件(14)中或者在空间上分别分开地存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件(11)或者是a)弹性固体,或者是b)气体减振器,或者是c)流体减振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拨指(4)是片状弹簧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的模块(1),该模块具有在内燃机的缸盖(2)中纵向受支承的推杆(3),该推杆具有从该推杆处悬出的调节拨指(4),推杆(3)配属有线性促动器(5),该线性促动器的衔铁(6)与该推杆接触以使该推杆沿着纵向方向(A)移位,其中,每个调节拨指(4)配属有一个能切换的气门压杆(7),该气门压杆具有在其中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延伸的耦合滑移器件(8),耦合滑移器件(8)的滑移件(9)从气门压杆(7)的侧面伸出并且被推杆的调节拨指(4)的自由端部(10)加载,其中,沿着纵向方向(A)并且在该推杆的最终位置之前通过单独的减振器件(11)至少部分地转化推杆(3)的运动能量。

    技术研发人员:V·施密特;W·克里斯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16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