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1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重型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制动技术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抬起加速踏板,松开离合器,利用发动机压缩行程中所产生的压缩阻力,以及进排气阻力和摩擦力对驱动轮所形成的制动力作用,使之对汽车进行制动。发动机制动技术分为压缩式发动机制动、泄气式发动机制动和部分泄气式发动机制动三种。压缩式发动机制动是在压缩上止点附近开启排气门或辅助气门;泄气式发动机制动是在整个发动机循环开启排气门;部分泄气式发动机制动是在发动机循环的大部分冲程开启排气门。发动机制动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行车制动器的使用频率,整车在下长坡、崎岖山路等陡峭路面时,使用发动机制动,可以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

    发动机制动装置能够提供一个或是多个辅助气门升程,用于实现发动机制动功能。目前已有多个发明专利涉及此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技术是在凸轮主升程外包含额外一个或几个辅助升程,也可增加一个专门用于制动的凸轮,根据发动机工作的需要,发动机制动装置使辅助升程起作用(实现发动机制动功能)或使其不工作。

    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cn110425016a)与一种液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cn110425015a),其通过在辅助摇臂上形成执行腔与控制腔,并在执行腔与控制腔内安装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通过电磁阀控制油路系统,调节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的位置状态,实现与排气门的配合;但是,上述发动机制动装置的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是需要按照装配工序逐一装配在辅助摇臂上的,不仅对辅助摇臂上执行腔与控制腔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而且装配工序复杂,生产节拍慢。

    针对上述不足,申请人又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cn111852606a),其将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分别形成独立的整体模块,形成模块化设计,加工容易,装配工艺简单,能够大幅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结构,但是结构仍然比较复杂,相关组件多,成本高,而且通用性不高。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结构、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直持续研究改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

    排气门,其包括第一排气门、第二排气门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与第二排气门上的气门桥;

    滑销,其设置在气门桥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

    摇臂轴,其具有供机油流通的制动油路;

    凸轮轴,其与摇臂轴平行设置,并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与辅助凸轮;

    排气摇臂,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上,其前端与气门桥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对应接触;

    辅助摇臂,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上,并与排气摇臂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对应接触,所述辅助摇臂上设有纵向孔以及连通制动油路与纵向孔的油孔,所述纵向孔位于辅助摇臂前端且其下端开口与滑销相对应;

    弹性元件,其能将辅助摇臂压住与辅助凸轮保持接触;

    所述纵向孔内设有模块化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

    壳体,其上端形成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安装槽,下端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上底面形成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壳体外圈形成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与通道之间形成有多个进油孔,所述壳体安装在纵向孔内,且环形油槽与油孔对应;

    单向阀组,其设置在第三安装槽内,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弹簧座、第一弹簧、球体,所述第一弹簧座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弹簧座上形成有导通第三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的通油槽,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第一弹簧座,另一端连接球体,能驱使球体向上移动密封通道;

    控制阀组,其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弹簧座、第二弹簧、阀杆,所述第二弹簧座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第二弹簧座,另一端连接阀杆,能驱使阀杆向下移动,所述阀杆穿过通道与球体相抵触,且第二弹簧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簧的弹性力;

    执行组件,其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包括第三弹簧座、执行柱塞、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下端,所述执行柱塞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且其下端穿过第三弹簧座,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第三弹簧座与执行柱塞之间,能驱使执行柱塞向上滑移。

    所述壳体上端外壁形成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纵向孔内壁形成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壳体与纵向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壳体上端穿出纵向孔,并安装有锁紧螺母。

    所述第一弹簧座中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部形成有弹簧定位柱,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凹槽内,并套设在弹簧定位柱外。

    所述第一弹簧座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内。

    所述通道底部形成有与球体适配的锥形密封面。

    所述阀杆呈“十”字形,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阀杆上端。

    所述执行柱塞上端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储油槽。

    所述执行柱塞下端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环形槽内。

    上述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摇臂轴内的制动油路无机油流通,此时执行柱塞与滑销保持一定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的升程不起作用,不会影响排气门的正常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当上述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工作时,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电磁阀开启,使得机油能够流入到摇臂轴的制动油路内,制动油路内的机油通过油孔进入到纵向孔内,再通过环形油槽、进油孔进入到通道中,通道中的机油一部分进入到第一安装腔,并推动阀杆移动,使其与球体分离,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三安装腔,并通过通油槽进入到第二安装腔内,第二安装腔内的机油则推动执行柱塞向下运动,使得执行柱塞与滑销之间的制动间隙被消除,在辅助凸轮的驱动下,在发动机压缩冲程上止点附近,执行柱塞与滑销相抵触,执行柱塞与滑销相互受到一个反作用力,此时,第二安装腔与第三安装腔内形成高压油,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推动球体密封通道,因此机油无法流出,形成一个封闭的油路,执行柱塞不会向上移动,因此滑销会被压下,从而开启排气门,实现发动机制动。

    当上述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不工作时,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电磁阀关闭,摇臂轴的制动油路内机油压力下降或由电磁阀泄出,阀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并推动球体移动打开通道,使得第二安装腔与第三安装腔内的机油泄出,执行柱塞也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与滑销保持一定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的升程不起作用,不会影响排气门的正常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执行机构的整体模块化设计,使得结构简单稳定,空间紧凑,易于实现,而且组件少,加工、装配工艺更加简单,能够大幅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可适用于不同的发动机摇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辅助摇臂与执行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动机制动时辅助摇臂与执行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辅助摇臂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弹簧座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法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柱塞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排气门1、滑销2、摇臂轴3、凸轮轴4、排气摇臂5、辅助摇臂6、弹性元件7、执行机构8。

    所述排气门1包括第一排气门11、第二排气门12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11与第二排气门12上的气门桥13,第一排气门11与第二排气门12均采用菌形气门,用于控制发动机内燃烧室和进排气歧管之间气体的流动。

    所述滑销2设置在气门桥13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11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13,当滑销2受到一个足够大的作用力时,其将推动第一排气门11动作,实现第一排气门11的排气冲程。

    所述摇臂轴3与凸轮轴4平行设置,所述凸轮轴4上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41与辅助凸轮42,所述凸轮轴4旋转能同时带动排气凸轮41与辅助凸轮42旋转。

    所述排气摇臂5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所述排气摇臂5的前端与气门桥13对应接触,后端与排气凸轮41对应接触,因此随着凸轮轴4的旋转,排气摇臂5能够在排气凸轮41与排气门1的共同作用下绕摇臂轴3旋转摆动,从而通过排气凸轮41、排气摇臂5能够实现排气门1的排气冲程。

    其中,所述排气摇臂5后端通过第一滚轮轴安装第一滚轮51,所述第一滚轮51与排气凸轮41相接触,由于排气凸轮41与第一滚轮51之间形成滚动配合,因此大大减少了排气凸轮41与排气摇臂5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排气摇臂5前端还设有调整螺栓53、象角52、紧固螺母54,所述象角52通过专用工具压装在调整螺栓53的下端,且象角52可在一定转角内自由转动,所述调整螺栓53上端从排气摇臂5前端的顶部突出,并通过紧固螺母54锁紧固定,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所述象角52与气门桥13相接触,由于象角52的自由度较高,随着排气摇臂5的摆动动作,保证与气门桥13的接触效果,保证工作稳定。

    所述辅助摇臂6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并与排气摇臂5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42相对应,并通过弹性元件7压住与辅助凸轮42相接触,因此凸轮轴4旋转时,辅助凸轮42能够带动辅助摇臂6沿摇臂轴3旋转摆动。

    同样的,可以在所述辅助摇臂6后端通过第二滚轮轴安装第二滚轮63,所述第二滚轮63与辅助凸轮42接触,辅助凸轮42与第二滚轮63之间形成滚动配合,大大减少了辅助凸轮42与辅助摇臂6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辅助凸轮42包括基圆以及一个或者二个桃子,例如本实施例中设置二个桃子,其分别包括一个制动桃子以及一个egr桃子或者一个bgr桃子,制动桃子用于提供一个制动升程,可选的egr桃子可在发动机作正功时提供一个egr升程,可选的bgr桃子可在发动机制动时提供一个bgr升程。

    另外,弹性元件7也有很多可选择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采用弹簧,其一端固定在辅助摇臂6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架(图上未画出)上,弹簧架固定在发动机缸盖或其他固定的零部件上,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弹性元件7具有足够的弹簧力使发动机辅助摇臂6一直与辅助凸轮42相接触。

    当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辅助摇臂6可以通过如板簧、扭簧等其他方式保持与辅助凸轮42的接触。

    所述摇臂轴3具有供机油流通的制动油路31,该制动油路31上设置电磁阀(图中未画出),而电磁阀则由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当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制动信号时,则控制电磁阀开启,机油便可通过电磁阀进入到制动油路31中,当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停止制动的信号时,则控制电磁阀关闭,机油便无法进入到制动油路31中。

    所述辅助摇臂6上设有纵向孔61以及连通制动油路31与纵向孔61的油孔62,所述纵向孔61位于辅助摇臂6前端且其下端开口与滑销2相对应。

    所述执行机构8包括壳体81、单向阀组82、控制阀组83、执行组件84。

    所述壳体81上端形成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安装槽811,下端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第二安装槽812,所述第二安装槽812的上底面形成有第三安装槽813,所述第一安装槽811与第三安装槽813之间形成有通道814,所述壳体81外圈形成有环形油槽815,所述环形油槽815与通道814之间形成有多个进油孔816。所述壳体81安装在纵向孔61内,且环形油槽815与纵向孔61内的油孔62相对应。

    所述单向阀组82设置在第三安装槽813内,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弹簧座821、第一弹簧822、球体823,所述第一弹簧座821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813内,且所述第一弹簧座821上形成有导通第三安装槽813与第二安装槽812的通油槽8211,所述第一弹簧822一端连接第一弹簧座821,另一端连接球体823,能驱使球体823向上移动密封通道814。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座821中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槽8212,所述凹槽8212的中部形成有弹簧定位柱8213,所述第一弹簧822设置在凹槽8212内,并套设在弹簧定位柱8213外,不仅结构布局更加紧凑,而且第一弹簧822与球体823结构动作可靠。

    所述通道814底部则形成有与球体适配的锥形密封面8141,以确保与球体823之间的可靠密封。

    所述控制阀组83设置在第一安装槽811内,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弹簧座831、第二弹簧832、阀杆833,所述第二弹簧座831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811内,所述第二弹簧832一端连接第二弹簧座831,另一端连接阀杆833,能驱使阀杆向下移动,所述阀杆833呈“十”字形的结构,其下端穿过通道814与球体823相抵触,所述第二弹簧832套设在阀杆833上端,且第二弹簧832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簧822的弹性力,其能够推动球体823并使球体823与锥形密封面8141保持开启的状态。

    所述执行组件84设置在第二安装槽812内,包括第三弹簧座841、执行柱塞842、第三弹簧843,所述第三弹簧座841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812的下端,所述执行柱塞842设置在第二安装槽812内,所述执行柱塞842下端则穿过第三弹簧座841,所述第三弹簧843设置在第三弹簧座841与执行柱塞842之间,能驱使执行柱塞842向上滑移。

    其中,所述执行柱塞842上端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储油槽8421,且所述储油槽8421大于第一弹簧座821,使得第一弹簧座821能嵌入到储油槽8421内,不仅使得执行柱塞842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保证当机油进入到第二安装槽812内时,第二安装槽812内具有足够的储油空间保持高压状态。

    所述执行柱塞842下端形成有环形槽8422,所述第三弹簧843设置在环形槽8422内,结构稳定,动作可靠。

    上述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在加工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执行机构8组装成一个整体的模块,然后再一起安装到辅助摇臂6的纵向孔61内,而执行机构8的组装,则只需通过将单向阀组82、控制阀组83、执行组件84依次装入到壳体81的第三安装槽813、第一安装槽811、第二安装槽812便可,整体组装非常方便。

    另外,所述壳体81上端外壁形成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纵向孔61内壁形成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壳体81与纵向孔6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将执行机构8安装到辅助摇臂6的纵向孔61内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而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便于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81上端穿出纵向孔61,并安装有锁紧螺母85,通过锁紧螺母85固定锁紧后,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上述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摇臂轴3内的制动油路31无机油流通,此时执行柱塞842与滑销2保持一定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42的升程不起作用,不会影响排气门1的正常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当上述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工作时,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电磁阀开启,使得机油能够流入到摇臂轴3的制动油路31内,制动油路31内的机油通过油孔62进入到纵向孔61内,再通过环形油槽815、进油孔816进入到通道814中,通道814中的机油一部分进入到第一安装腔811,并推动阀杆833移动,使其与球体823分离,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三安装腔813,并通过通油槽8211进入到第二安装腔812内,第二安装腔812内的机油则推动执行柱塞842向下运动,使得执行柱塞842与滑销2之间的制动间隙被消除,在辅助凸轮42的驱动下,在发动机压缩冲程上止点附近,执行柱塞842与滑销2相抵触,执行柱塞842与滑销2相互受到一个反作用力,此时,第二安装腔812与第三安装腔813内形成高压油,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推动球体823密封通道814,因此机油无法流出,形成一个封闭的油路,执行柱塞842不会向上移动,因此滑销2会被压下,从而开启排气门1,实现发动机制动。

    当上述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不工作时,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电磁阀关闭,摇臂轴3的制动油路31内机油压力下降或由电磁阀泄出,阀杆833在第二弹簧832的作用下复位,并推动球体823移动打开通道,使得第二安装腔812与第三安装腔813内的机油泄出,执行柱塞842也在第三弹簧843的作用下复位,与滑销2保持一定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42的升程不起作用,不会影响排气门1的正常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采用上述方案,执行机构8采用整体模块化设计,使得结构简单稳定,空间紧凑,易于实现,而且组件少,加工、装配工艺更加简单,能够大幅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可适用于不同的发动机摇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

    排气门(1),其包括第一排气门(11)、第二排气门(12)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11)与第二排气门(12)上的气门桥(13);

    滑销(2),其设置在气门桥(13)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11)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13);

    摇臂轴(3),其具有供机油流通的制动油路(31);

    凸轮轴(4),其与摇臂轴(3)平行设置,并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41)与辅助凸轮(42);

    排气摇臂(5),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其前端与气门桥(13)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41)对应接触;

    辅助摇臂(6),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并与排气摇臂(5)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42)对应接触,所述辅助摇臂(6)上设有纵向孔(61)以及连通制动油路(31)与纵向孔(61)的油孔(62),所述纵向孔(61)位于辅助摇臂(6)前端且其下端开口与滑销(2)相对应;

    弹性元件(7),其能将辅助摇臂(6)压住与辅助凸轮(42)保持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孔(61)内设有模块化的执行机构(8),所述执行机构(8)包括

    壳体(81),其上端形成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安装槽(811),下端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第二安装槽(812),所述第二安装槽(812)的上底面形成有第三安装槽(813),所述第一安装槽(811)与第三安装槽(813)之间形成有通道(814),所述壳体(81)外圈形成有环形油槽(815),所述环形油槽(815)与通道(814)之间形成有多个进油孔(816),所述壳体(81)安装在纵向孔(61)内,且环形油槽(815)与油孔(62)对应;

    单向阀组(82),其设置在第三安装槽(813)内,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弹簧座(821)、第一弹簧(822)、球体(823),所述第一弹簧座(821)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813)内,且所述第一弹簧座(821)上形成有导通第三安装槽(813)与第二安装槽(812)的通油槽(8211),所述第一弹簧(822)一端连接第一弹簧座(821),另一端连接球体(823),能驱使球体(823)向上移动密封通道(814);

    控制阀组(83),其设置在第一安装槽(811)内,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弹簧座(831)、第二弹簧(832)、阀杆(833),所述第二弹簧座(831)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811)内,所述第二弹簧(832)一端连接第二弹簧座(831),另一端连接阀杆(833),能驱使阀杆向下移动,所述阀杆(833)穿过通道(814)与球体(823)相抵触,且第二弹簧(832)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簧(822)的弹性力;

    执行组件(84),其设置在第二安装槽(812)内,包括第三弹簧座(841)、执行柱塞(842)、第三弹簧(843),所述第三弹簧座(841)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812)的下端,所述执行柱塞(842)设置在第二安装槽(812)内,且其下端穿过第三弹簧座(841),所述第三弹簧(843)设置在第三弹簧座(841)与执行柱塞(842)之间,能驱使执行柱塞(842)向上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1)上端外壁形成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纵向孔(61)内壁形成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壳体(81)与纵向孔(6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1)上端穿出纵向孔(61),并安装有锁紧螺母(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座(821)中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槽(8212),所述凹槽(8212)的中部形成有弹簧定位柱(8213),所述第一弹簧(822)设置在凹槽(8212)内,并套设在弹簧定位柱(8213)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座(821)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8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814)底部形成有与球体适配的锥形密封面(81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833)呈“十”字形,所述第二弹簧(832)套设在阀杆(833)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柱塞(842)上端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储油槽(84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柱塞(842)下端形成有环形槽(8422),所述第三弹簧(843)设置在环形槽(8422)内。

    技术总结
    一种模块化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执行机构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单向阀组、控制阀组和执行组件,所述执行机构安装在辅助摇臂的纵向孔内。其优点在于:执行机构采用整体模块化设计,使得结构简单稳定,空间紧凑,易于实现,而且组件少,加工、装配工艺更加简单,能够大幅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可适用于不同的发动机摇臂。

    技术研发人员:俞黎明;俞振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15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