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混合特征部的排气气体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23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在汽车应用中产生的排气气体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并且特别地涉及用于喷射试剂并将其混合到排气气体中的后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包括发动机和根据本公开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发动机燃烧燃料并且通过排气通路排放排气气体。排气后处理系统构造为在排气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之前减少排气气体中各种不期望的排放物,例如,例如氮氧化物(nox)。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排气后处理系统是紧凑的单元,并且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scr)和安装在scr上游的试剂混合器,用于在排气气体流进入试剂混合器时将试剂注入并混合到排气气体流中。试剂与排气气体的化学反应发生在scr中的试剂混合器下游,从而将nox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分子氮和水蒸气。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scr包括多个催化器和多个催化器壳体。每个催化器被接收在形成在每个催化器壳体中的相应的催化器通道中。scr中的每种催化器都可以从后处理系统中单独地进入和单独地移除,因此无需移除或拆卸后处理系统就可以对它们进行维修和/或更换。

    试剂混合器包括流动重定向壳体和将流动重定向壳体与每个催化器壳体相互连接的多出口排放歧管。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形成为包括混合室,在混合室中,试剂与排气气体流混合,然后排气气体流由多出口排放歧管引导至scr。多出口排放歧管构造成将排气气体流分离成多个流,该多个流等于催化器和催化器壳体的数量。

    在考虑例示目前所理解的执行本公开的最佳模式的说明性实施例时,本公开的附加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明了。

    附图说明

    详细描述特别参照了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机动车辆的立体图,该机动车辆包括内燃机和用于处理由发动机产生的排气气体的排气后处理系统;

    图2是图1所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立体图,示出了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其具有封闭在催化器壳体中的、可移除的多个催化器,以及试剂混合器,该试剂混合器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上游与多出口排放歧管流体连接,该多出口排放歧管将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与混合器相互连接,并且示出催化器之一已从排气后处理系统中被移除以进行维修;

    图3是沿图2中的线3-3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在使用期间,试剂混合器构造为沿着第一轴线接收排气气体流并将排气气体流朝着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沿着与第一轴间隔开并平行的第三轴线排放,并且混合器包括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通常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和第三轴线的第二轴线设置,以提供穿过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试剂混合物的u形流动路径;

    图4是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分解组装视图;

    图5是示出完全组装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中的线6-6截取的截面的立体图,示出了多出口排放歧管,该多出口排放歧管将排气气体流分离并将排气气体流引导至流体分离的催化器通道中;以及

    图7是具有带有多出口排放歧管的试剂混合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后处理系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性的长途运输车辆10包括发动机12和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排气后处理系统14。发动机12说明性地是燃烧燃料并排放排气气体的内燃机。如图2所示,排气气体通过排气通道16进行分配,由排气后处理系统14进行处理,并且然后被释放到大气中。排气后处理系统构14造为在排气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之前减少排气气体中各种不期望的排放物,诸如氮氧化物(nox)。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排气后处理系统14是紧凑的单元,其可包括各种排气后处理装置,诸如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器(dpf)18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scr)20。排气气体流22与每个后处理装置相互作用以从排气气体流22中去除或减少不同的排放物。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排气后处理系统14包括如图2-5所示的、安装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上游的试剂混合器24。试剂混合器24用于在排气气体流22进入试剂混合器24时将试剂26喷射并混合到排气气体流中。试剂26与排气气体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中试剂混合器18下游。试剂26说明性地是尿素溶液(即,柴油排放流体),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试剂26可以是气态氨或其它合适的化学物质。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包括多个催化器28和多个催化器壳体30,如图2所示。每个催化器28被接收在形成在催化器壳体30中的相应的催化器通道32中。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个催化器通道32彼此流体分离。在催化器28存在的情况下,在催化器通道32中发生化学反应,以在排气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之前将nox转化成分子氮和水蒸气。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中的每个催化器28可单独地触及和移除,使得它们可如图2中所启示的那样被维护。

    试剂混合器24包括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和多出口排放歧管36,如图2和3所示。多出口排放歧管36将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与每个催化器壳体30互连。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形成为包括混合室38。在混合室38中,试剂26与排气气体流22混合,然后排气气体流由多出口排放歧管36引导至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多出口排放歧管36构造成将排气气体流22分离成多个流23,该多个流(的数量)等于催化器28和催化器壳体30的数量。

    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包括壳体入口40和壳体本体44,如图2和3所示。排气气体流22大致沿着第一轴线46被引导通过壳体入口40进入到混合室38中。试剂26紧邻排气气体流22进入混合室38的位置被喷射到混合室38中。排气气体流22和试剂26在混合室38中混合,并且然后大致沿着第三轴线48从壳体本体44被排放到多出口排放歧管36中。第三轴线48与第一轴线46间隔开并平行。壳体本体44大致沿垂直于第一轴线46和第三轴线48的第二轴线50延伸。

    当从侧面观察时,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提供u形流动路径,如图3所示。u形流动路径从壳体入口40延伸到多出口排放歧管36,并且由第一轴线46、第二轴线50和第三轴线48限定,并且/或者大致沿着轴线46、50、48的方向限定。提供u形流动路径最小化了车辆10中的封装空间,而同时多出口排放歧管36允许维修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中的每个催化器28。

    多出口排放歧管36包括联接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的歧管入口52和构造成将排气气体流分成多个流体分离的流23的多个歧管出口54,如图4和6所示。歧管入口52构造成接收从多出口排放歧管36沿着第三轴线48排放的排气气体流22。多个歧管出口54中的每个歧管出口联接至对应的催化器壳体30。在说明性实施例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包括封围在对应的一对催化器壳体30中的一对催化器28,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任意数量的催化器28和对应的催化器壳体30可被包括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中。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还包括定量装置安装件24,其适于支承试剂定量装置58,试剂定量装置58联接到试剂混合器,如图2所示。定量装置安装件56形成为包括通入流动重新引导壳体34的孔口59。试剂26沿着大致与第二轴线50平行的定量装置轴线42从定量装置56排出。孔口58定位成邻近壳体入口40,使得试剂沿着第二轴线50移动通过定量装置安装件56的孔口59,并且沿着限定u形流动路径的第二流动轴线48和第三流动轴线50的至少一部分被运送。这样,流动重新引导壳体34提供给了试剂期望的距离,以在排气气体流22被多出口排放歧管36分成多个流体分离的流23之前,试剂被分配通过排气气体流并与排气气体流混合。

    催化器通道32沿着平行于第三轴线48的轴线33、35设置,如图6所示。轴线33、35与第三轴线48间隔相等的距离,使得相等体积和流率的流体分离的流23进入每个催化器壳体30。附加的催化器28和对应的催化器壳体30可以被包括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中,并且也沿着与第三轴线48间隔相等距离的相应的轴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可以被封闭在外壳中,并且由将每个催化器壳体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支承板支承在该外壳内。包括在这些设计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是不可维修的,并且可能需要拆卸外壳的大部分和支承板从而到达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相对于试剂混合器24被支承,而没有任何将每个催化器28和/或催化器壳体30联系在一起的附加的结构。以此方式,多出口排放歧管36去除了包括在其它实施例中的结构,而同时保持了这些结构的功能。多出口排放歧管36还提供以下装置:其用于将多个催化器壳体30联接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34同时允许催化器壳体30中的每一个被单独地移除以供维修。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还可包括夹持件60,以将每个催化器壳体30可释放地联接到相应的歧管出口54,如图2和6所示。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夹持件60包括保持器环62、带64和夹持件调节器66。保持器环62是可选的,并且接合形成在催化器壳体上的唇缘68和形成在对应的歧管出口54上的唇缘70。带64围绕保持器环62缠绕。夹持件调节器66是可调节的,以缩短围绕保持器环62的带64,使得保持器环62将催化器壳体30和歧管出口54保持在一起。夹持件调节器66可被加长,使得带64和保持器环62移动脱离与唇缘68、70的接合,并且包含催化器28的催化器器体30可被单独地移除和维护。可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夹持件调节器66,例如闩锁夹持件、肘节夹持件或螺钉夹持件夹具。附加的夹持件60还可将试剂混合器24可释放地联接到柴油颗粒过滤器18或其它处理装置。

    试剂混合器24还可包括多个混合特征部,以加强试剂26与排气气体流的混合,并沿着如图6所示的u形流动路径引导排气气体流。多个混合特征部可包括混合室38中的流动引导翅片74和一个或多个挡板76。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试剂混合器包括联接在多出口排放歧管36与歧管入口52之间的第一挡板78和联接在歧管入口52与多个歧管出口54之间的第二挡板80。第一挡板78具有与多出口排放歧管36对应的圆形形状。第二挡板80具有通过平直侧边缘90互相连接的一对半圆形端部88。

    第一挡板78和第二挡板80均由单片金属制成,并且形成为包括多个开口,如图4和6所示。第一挡板78形成为包括多个圆形开口92,该多个圆形开口尺寸设计为将排气气体流22沿着第三轴线48排入多出口排气歧管36。第一挡板78与第二挡板80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气室94。排气气体流22在气室94中被分成相等的流23。气室94中可引起试剂26与排气气体的额外混合。流23通过多个歧管出口54、通过形成在第二挡板80中的多个开口96排放。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形成在第二挡板80中的多个开口96包括一对半圆形开口98、100和与每个半圆形开口98、100相邻的较小的圆形开口102。每个半圆形开口98、100朝向对应的催化器28开口。圆形开口102成组地分组,也朝向对应的催化器28开口。圆形开口102相对于第三轴线48从半圆形开口98、100径向向内。

    后处理系统14还可包括多入口歧管104,其联接到每个催化器壳体30的下游端,如图6所示。单独的流23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下游、在多入口歧管104中重新汇合。多入口歧管104包括多个歧管入口106、单个歧管出口108和歧管本体110。多个歧管入口106中的每个歧管入口与一个催化器壳体30对应。歧管本体110限定接收每一股流23的保持室112。歧管出口108将排气气体从后处理系统14排出到大气或下游的其它处理装置。

    多入口歧管还可包括联接在催化器壳体30和多个歧管入口106之间的第三挡板114。第三挡板114由单片金属制成,并且基本上类似于第二挡板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可维修的并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后处理系统。说明性实施例可允许触及和维修各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本公开可以使用试剂混合器24以通过将还原剂注入(点)下游的流动分流并且在分开的出口路径中混合nh3,或通过首先与排气流完全混合nh3并且然后将混合物分到多个路径中并将其引导至每个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来向多个催化还原单元催化器提供氨(nh3)溶液(或尿素)。分离下游路径的版本(方案)可以适用于并联的3、4或更多个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

    图7示出了与后处理系统14一起使用的试剂混合器224的另一个说明性实施例。试剂混合器224与试剂混合器24类似。因此,使用200系列的附图标记来描述与图1至6中所示并且在上文中关于试剂混合器24描述的相似的特征。以上试剂混合器24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试剂混合器224。

    试剂混合器224包括流动重新定向壳体234和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如图7所示。流动重新定向壳体234形成为包括混合室238。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将流动重新定向壳体234与每个催化器壳体30互连。在混合室238中,试剂26与排气气体流混合,然后排气气体流由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引导至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多出口排放歧管236构造成将排气气体流分离成多个流23,该多个流(的数量)等于催化器28和催化器壳体30的数量。

    流动重新定向壳体234包括壳体入口240和壳体本体244,如图7所示。排气气体流大致沿着第一轴线246被引导通过壳体入口240进入到混合室238中。试剂紧邻排气气体流进入混合室238的位置被喷射到混合室238中,排气气体流和试剂在混合室238中混合,并且然后大致沿着第三轴线248和第四轴线249从多出口排放歧管236排出。第三轴线248与第四轴线249间隔开,并与第一轴线246平行。壳体本体244大致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246、第三轴线248和第四轴线249的第二轴线250延伸。

    当从侧面观察时,试剂混合器224提供u形流动路径,如图7所示。u形流动路径从壳体入口240延伸到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并且由第一轴线246、第二轴线256、第三轴线248和第四轴线249限定,并且/或者大致沿着轴线246、250、248、249的方向限定。提供u形流动路径最小化了车辆10中的封装空间,而同时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允许单独地维修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20中的每个催化器28。

    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包括多个歧管出口254,多个歧管出口254构造成将排气气体流分离成流体分离的多个流。多个歧管出口254中的每个歧管出口联接至对应的催化器壳体30。多个歧管出口254中的每个歧管出口相对于第二轴线250与流动重新定向壳体234的壳体本体244大致成一直线,使得它们与流动重新定向壳体234配合以限定混合室238。多个歧管出口254中的每个歧管出口在第二轴线250的每一侧上至少部分地从壳体本体244偏移。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包括与催化器28和催化器壳体30相对应的两个歧管出口25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出口排放歧管236包括超过两个的歧管出口254,使得排气气体和试剂沿着附加的轴线从多出口排放歧管236排出。

    以下编号的方案包括了设想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方案1:一种适于在与内燃机相关联的排气后处理系统中使用的试剂混合器,所述试剂混合器包括:

    流动重新定向壳体,所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包括壳体入口和壳体本体,所述壳体入口构造为接收沿着第一流动轴线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壳体本体从所述壳体入口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流动轴线延伸,以及

    多出口排放歧管,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包括歧管入口和多个歧管出口,所述歧管入口联接到所述壳体本体以接收从所述壳体本体沿着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排放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构造为将所述排气气体流分离为流体分离的多个流,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轴线、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设置为限定u形流动路径,并且

    其中,所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还包括定量装置安装件,所述定量装置安装件适于支承联接到试剂混合器的试剂定量装置,并且形成为包括通入所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的孔口,所述孔口成形为接收从所述定量装置大致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两者的第二轴线排出的试剂,并且所述孔口定位为与所述壳体入口相邻,使得沿着第三轴线运动通过所述定量装置安装件的孔口的试剂会至少沿着限定u形流动路径的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的部分被运输,从而为所述试剂提供期望的距离,以使试剂分布通过所述排气气体流并与所述排气气体流混合,之后,所述排气气体流由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分离为流体分离的多个流。

    方案2: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成形为沿着与所述第三流动轴线平行的关联的流轴线来排放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个流。

    方案3: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所述关联的流轴线中的每个流轴线与所述第三流动轴线等距地隔开。

    方案4: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所述孔口定位为使得沿着所述第二流动轴线运动穿过所述定量装置安装件的所述孔口的试剂会沿着所述u形流动路径的大部分被运输。

    方案5: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还包括由单片金属制成并形成为包括多个开口的挡板,并且所述多个开口包括成对的半圆形开口和与每个半圆形开口相邻的较小的圆形开口,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半圆形开口和成组的圆形开口对应于所述歧管出口中的每个歧管出口。

    方案6: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每组所述圆形开口设置为从每个对应的所述半圆形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三流动轴线径向向内。

    方案7: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

    试剂混合器,所述试剂混合器包括(a)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其包括构造为接收沿着第一流动轴线的排气气体流的壳体入口和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从所述壳体入口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流动轴线延伸,以及(b)多出口排放歧管,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包括歧管入口和多个歧管出口,所述歧管入口联接至所述壳体本体,以接收沿着与第一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的第三轴线从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中排出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构造成将所述排气气体流分成多个歧管流,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轴线、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设置为限定u形流动路径,

    定量装置,所述定量装置联接到所述试剂混合器,并构造为沿着所述定量装置轴线将试剂沿着所述u形流动路径喷射到所述试剂混合器中,以及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包括多个催化器和多个催化器壳体,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限定与多个歧管流中的一个歧管流流体连通的通道,所述催化器壳体接收所述多个催化器中的一个催化器,使得每个催化器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中的其它催化器流体分离,

    其中,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与所述多个歧管出口中的对应的一个歧管出口可移除地联接,使得每个所述催化器能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单独地分离和进行维护。

    方案8: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定量装置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

    方案9: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所述定量装置定位为与所述壳体入口相邻,使得沿着所述定量装置轴线从所述定量装置排出的试剂会至少沿着限定所述u形流动路径的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的部分被运输,从而在由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将排气气体流分离之前,为试剂提供期望的距离用于分布试剂使其通过排气气体流并与排气气体流混合。

    方案10: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案或方案的组合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中,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还包括多个夹持件,以将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可释放地安装到相应的歧管出口。

    方案11:一种公路运输车辆,包括:

    内燃机,所述内燃机构造为燃烧燃料,并产生通过排气通道排放的排气气体流,以及

    排气后处理系统,所述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

    试剂混合器,所述试剂混合器包括(a)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其包括构造为接收沿着第一流动轴线的排气气体流的壳体入口和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从所述壳体入口沿着第二流动轴线延伸,以及(b)多出口排放歧管,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包括歧管入口和多个歧管出口,所述歧管入口联接至所述壳体本体,以接收沿着与第一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的第三轴线、从所述壳体本体中排出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构造为使所述排气气体流分成多个歧管流,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轴线、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设置为限定u形流动路径,

    定量装置,所述定量装置联接到所述试剂混合器,并构造为沿着所述定量装置轴线将试剂沿着所述u形流动路径喷射到所述试剂混合器中,以及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包括多个催化器和多个催化器壳体,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限定与所述多个歧管流中的一个歧管流流体连通的通道,所述催化器壳体接收所述多个催化器中的一个催化器,使得每个催化器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中的其它催化器流体分离,

    其中,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与所述多个歧管出口中的对应的一个歧管出口可移除地联接,使得每个所述催化器能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单独地分离和进行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适于在与内燃机相关联的排气后处理系统中使用的试剂混合器,所述试剂混合器包括:

    流动重新定向壳体,所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包括壳体入口和壳体本体,所述壳体入口构造为接收沿着第一流动轴线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壳体本体从所述壳体入口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流动轴线延伸,以及

    多出口排放歧管,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包括歧管入口和多个歧管出口,所述歧管入口联接到所述壳体本体以接收从所述壳体本体沿着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排放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构造为将所述排气气体流分离为流体分离的多个流,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轴线、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设置为限定u形流动路径,并且

    其中,所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还包括定量装置安装件,所述定量装置安装件适于支承联接到试剂混合器的试剂定量装置,并且形成为包括通入所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的孔口,所述孔口成形为接收从所述定量装置大致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两者的第二轴线排出的试剂,并且所述孔口定位为与所述壳体入口相邻,使得沿着第三轴线运动通过所述定量装置安装件的孔口的试剂会至少沿着限定u形流动路径的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的部分被运输,从而为所述试剂提供期望的距离,以使试剂分布通过所述排气气体流并与所述排气气体流混合,所述排气气体流之后由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分离为流体分离的多个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成形为沿着与所述第三流动轴线平行的关联的流轴线来排放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个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的流轴线中的每个流轴线与所述第三流动轴线等距地隔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定位为使得沿着所述第二流动轴线运动穿过所述定量装置安装件的所述孔口的试剂会沿着所述u形流动路径的大部分被运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还包括由单片金属制成并形成为包括多个开口的挡板,并且所述多个开口包括成对的半圆形开口和与每个半圆形开口相邻的较小的圆形开口,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半圆形开口和成组的圆形开口对应于所述歧管出口中的每个歧管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圆形开口设置为从每个对应的所述半圆形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三流动轴线径向向内。

    7.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

    试剂混合器,所述试剂混合器包括(a)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其包括构造为接收沿着第一流动轴线的排气气体流的壳体入口和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从所述壳体入口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流动轴线延伸,以及(b)多出口排放歧管,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包括歧管入口和多个歧管出口,所述歧管入口联接至所述壳体本体,以接收沿着与第一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的第三轴线从所述壳体本体排出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构造成将所述排气气体流分成多个歧管流,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轴线、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设置为限定u形流动路径,

    定量装置,所述定量装置联接到所述试剂混合器,并构造为沿着所述定量装置轴线将试剂沿着所述u形流动路径喷射到所述试剂混合器中,以及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包括多个催化器和多个催化器壳体,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限定与所述多个歧管流中的一个歧管流流体连通的通道,所述催化器壳体接收所述多个催化器中的一个催化器,使得每个催化器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中的其它催化器流体分离,

    其中,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与所述多个歧管出口中的对应的一个歧管出口可移除地联接,使得每个所述催化器能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单独地分离和进行维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装置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装置定位为与所述壳体入口相邻,使得沿着所述定量装置轴线从所述定量装置排出的试剂会至少沿着限定所述u形流动路径的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的部分被运输,从而在由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将排气气体流分离之前,为试剂提供期望的距离用于分布试剂使其通过排气气体流并与所述排气气体流混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还包括多个夹持件,以将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可释放地安装到相应的所述歧管出口。

    11.一种公路运输车辆,包括:

    内燃机,所述内燃机构造为燃烧燃料,并产生通过排气通道排放的排气气体流,以及

    排气后处理系统,所述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

    试剂混合器,所述试剂混合器包括(a)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其包括构造为接收沿着第一流动轴线的排气气体流的壳体入口和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从所述壳体入口沿着第二流动轴线延伸,以及(b)多出口排放歧管,所述多出口排放歧管包括歧管入口和多个歧管出口,所述歧管入口联接至所述壳体本体,以接收沿着与第一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的第三轴线、从所述壳体本体中排出的排气气体流,所述多个歧管出口构造为将所述排气气体流分成多个歧管流,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轴线、所述第二流动轴线和所述第三流动轴线设置为限定u形流动路径,

    定量装置,所述定量装置联接到所述试剂混合器,并构造为沿着所述定量装置轴线将试剂沿着所述u形流动路径喷射到所述试剂混合器中,以及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包括多个催化器和多个催化器壳体,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限定与所述多个歧管流中的一个歧管流流体连通的通道,所述催化器壳体接收所述多个催化器中的一个催化器,使得每个催化器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中的其它催化器流体分离,

    其中,每个所述催化器壳体与所述多个歧管出口中的对应的一个歧管出口可移除地联接,使得每个所述催化器能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单独地分离和进行维护。

    技术总结
    车辆包括用于汽车内燃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构造为递送试剂的试剂混合器,用于与发动机所产生的排气气体混合。试剂混合器包括限定混合室的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和联接到所述流动重新定向壳体下游的歧管。定量装置安装于流动重新定向壳体,并且构造为朝向混合室喷射试剂。

    技术研发人员:C·S·查普曼;J·G·罗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美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15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