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91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二极管,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的电子元件。通常的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波峰二极管也属于整流二极管。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我们通常称之为“整流”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特点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理解为电子版的逆止阀。

    对于二极管与电线的连接方式,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这方式虽然效率高,但是连接不可逆,使得二极管很难拆卸,导致报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通过采用连断机构与底座的配合,可拆卸地将二极管与外置电线连接,提高适应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通过采用连断机构与底座的配合,可拆卸地将二极管与外置电线连接,提高适应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

    包括:

    底座,具有一定厚度,内部设置有放置腔;

    二极管线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来放置二极管的电线;

    接线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二极管线槽对应设置;

    连断槽,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与所述接线槽之间,与所述放置腔连通;所述接线槽、所述二极管线槽与所述连断槽三者连通;

    连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断槽内,调控所述二极管线槽内二极管的电线与所述接线槽内外接电线的连接情况;

    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和所述接线槽上,对二极管的电线和外接电线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断机构包括按键、杠杆机构和导体板;所述杠杆机构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按键一端伸出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压在所述杠杆机构的一边;所述导体板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断槽内,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杠杆机构的另一边。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机构包括平衡杆和支点机构;所述平衡杆的中部与所述支点机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杆与所述按键接触的一边的底部设置有复位机构;当所述按键拨出后,所述复位机构对所述导体板进行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用于与所述弹性块相配合,当所述按键按入时,固定所述按键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分为外置电线固定环和二极管线固定环;若干所述外置电线固定环与所述接线槽配合设置;所述二极管线固定环与所述二极管线槽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端和弹性半环;所述弹性半环通过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接收座;所述接收座与所述固定端对应设置,与所述弹性半环配合,对电线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半环端部上设置有若干凹凸齿,所述凹凸齿与所述接收座内的槽口配合,实现对电线的逐步固定。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连断机构与底座的配合,可拆卸地将二极管与外置电线连接,提高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图2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图2中的b-b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底座1、外置电线固定环3、二极管线固定环4、连断机构5、接线槽11、二极管线槽12、连断槽13、弹性槽14、放置腔15、固定端41、弹性半环42、凹凸齿43、接收座44、按键51、平衡杆52、支点机构53、复位机构54、导体板55和弹性块5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如图1~4所示,

    包括:

    底座1,具有一定厚度,内部设置有放置腔15;

    二极管线槽1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来放置二极管的电线;

    接线槽1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与所述二极管线槽12对应设置;

    连断槽13,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12与所述接线槽11之间,与所述放置腔15连通;所述接线槽11、所述二极管线槽12与所述连断槽13三者连通;

    连断机构5,设置在所述连断槽13内,调控所述二极管线槽12内二极管的电线与所述接线槽11内外接电线的连接情况;

    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12和所述接线槽11上,对二极管的电线和外接电线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连断机构5包括按键51、杠杆机构和导体板55;所述杠杆机构设置在所述放置腔15内;所述按键51一端伸出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压在所述杠杆机构的一边;所述导体板55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断槽13内,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杠杆机构的另一边。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杠杆机构包括平衡杆52和支点机构53;所述平衡杆52的中部与所述支点机构53配合。

    具体的,在使用时,先将二极管的两头电线放入二极管线槽12内,再将需要连接的外置电线放入接线槽11内,因为二极管线槽12与接线槽11之间隔有连断槽13,所以此时二极管与外置电线是断开连接的。当需要连接时,按动按键51,按键51压动平衡杆52一端,在支点机构53作用下,通过杠杆原理,将平衡杆52另一端铰接的导体板55顶出,使得导体板55填补连断槽13内的空缺,使得二极管与外置电线电路连通,完成两者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平衡杆52与所述按键51接触的一边的底部设置有复位机构54;当所述按键51拨出后,所述复位机构54对所述导体板55进行复位。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按键5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块511。

    具体的,当按键51按下后,按键51的一侧设置有的弹性块511会陷入弹性槽14内,起到暂时限位作用,通过杠杆来固定导体板55在连断槽13内的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弹性槽14;所述弹性槽14用于与所述弹性块511相配合,当所述按键51按入时,固定所述按键51位置。

    具体的,在平衡杆52与按键51接触的一边的底部设置复位机构54;当需要断开连接时,继续下压按键51,使得按键51脱离弹性槽14,在复位机构54作用下,弹出按键51,使得平衡杆52重回平衡状态,拉动导体板55脱离连断槽13,二极管与外置电线断开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分为外置电线固定环3和二极管线固定环4;若干所述外置电线固定环3与所述接线槽11配合设置;所述二极管线固定环4与所述二极管线槽12配合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端41和弹性半环42;所述弹性半环42通过所述固定端4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接收座44;所述接收座44与所述固定端41对应设置,与所述弹性半环42配合,对电线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弹性半环42端部上设置有若干凹凸齿43,所述凹凸齿43与所述接收座44内的槽口配合,实现对电线的逐步固定。

    具体的,先把二极管的两头电线放入二极管线槽12内,再将需要连接的外置电线放入接线槽11内。二极管和外置电线的固定方式一样,以二极管为例;因为弹性半环42为弹性的,当二极管线放置好后,按压弹性半环42,使得弹性半环42插入接收座44内的部分变长,导致二极管线被限制的更加紧密,松手后,因弹性半环42端部设置有凹凸齿43,凹凸齿43卡在接收座44内的槽口中,若非用力有意去拔动弹性半环42,凹凸齿43卡在接收座44内的槽口中是比较稳定的,可以限位二极管线位置。外置电线的限位方式与二极管线限位方式一致,仅仅是根据线的尺寸不同而调整具体的尺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具有一定厚度,内部设置有放置腔(15);

    二极管线槽(1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来放置二极管的电线;

    接线槽(1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与所述二极管线槽(12)对应设置;

    连断槽(13),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12)与所述接线槽(11)之间,与所述放置腔(15)连通;所述接线槽(11)、所述二极管线槽(12)与所述连断槽(13)三者连通;

    连断机构(5),设置在所述连断槽(13)内,调控所述二极管线槽(12)内二极管的电线与所述接线槽(11)内外接电线的连接情况;

    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12)和所述接线槽(11)上,对二极管的电线和外接电线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断机构(5)包括按键(51)、杠杆机构和导体板(55);所述杠杆机构设置在所述放置腔(15)内;所述按键(51)一端伸出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压在所述杠杆机构的一边;所述导体板(55)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断槽(13)内,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杠杆机构的另一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包括平衡杆(52)和支点机构(53);所述平衡杆(52)的中部与所述支点机构(53)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52)与所述按键(51)接触的一边的底部设置有复位机构(54);当所述按键(51)拨出后,所述复位机构(54)对所述导体板(55)进行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5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块(5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弹性槽(14);所述弹性槽(14)用于与所述弹性块(511)相配合,当所述按键(51)按入时,固定所述按键(51)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分为外置电线固定环(3)和二极管线固定环(4);若干所述外置电线固定环(3)与所述接线槽(11)配合设置;所述二极管线固定环(4)与所述二极管线槽(12)配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端(41)和弹性半环(42);所述弹性半环(42)通过所述固定端(4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接收座(44);所述接收座(44)与所述固定端(41)对应设置,与所述弹性半环(42)配合,对电线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半环(42)端部上设置有若干凹凸齿(43),所述凹凸齿(43)与所述接收座(44)内的槽口配合,实现对电线的逐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支架机构;底座,具有一定厚度,内部设置有放置腔;二极管线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来放置二极管的电线;接线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二极管线槽对应设置;连断槽,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与所述接线槽之间,与所述放置腔连通;所述接线槽、所述二极管线槽与所述连断槽三者连通;连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断槽内,调控所述二极管线槽内二极管的电线与所述接线槽内外接电线的连接情况;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线槽和所述接线槽上,对二极管的电线和外接电线进行固定。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二极管连接装置,提高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晓峰;周晔;魏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长弘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14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