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子构件领域,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按,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装置都被要求电性连接电池,以通过电池的供电而提高操作时间,然,由于电子装置与电池的结构设计多元,使得电子装置与电池两者的电性连接存在困难,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池连接器,以分别电性连接电池与电子装置,即为本申请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先前技术之种种问题,本申请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电池连接器可分别电性连接电池与电子装置,使电子装置能接收电池的电能而正常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该电池连接器分别电性连接电池与电子装置,该电池连接器通过第一料带与第二料带定位,该电池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具有第一料带连接部、第二料带连接部与端子对接部,其中,该第一料带连接部与该第二料带连接部用于分别连接该第一料带与该第二料带,以通过该第一料带与该第二料带,分别对该导电端子的本体提供定位;以及绝缘体,该绝缘体成型而包覆定位的该导电端子的本体,当该绝缘体成型后,断开该第一料带连接部与该第一料带的连接,且断开该第二料带连接部与该第二料带的连接,还令该第一料带连接部折弯而成为电池接脚;其中,该绝缘体具有第一侧边外露结构与顶部外露结构;该第一侧边外露结构位于该绝缘体的本体的第一侧边,以便外露该电池接脚使该电池接脚能够于该第一侧边电性连接该电池,以接收该电池的电能;该顶部外露结构位于该绝缘体的顶部,以便外露该端子对接部以提供对接该电子装置,使该导电端子能够电性连接该电子装置,以提供将所接收的该电池的电能传递至该电子装置。
较佳地,于上述中的电池连接器,还包括盖体,该盖体用于结合该绝缘体而遮蔽该电池接脚。
较佳地,于上述中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绝缘体还具有第一侧边块状结构,该第一侧边块状结构自该绝缘体的本体的该第一侧边向外延伸,以便于预定位置遮挡该电池接脚,使外露的该电池接脚不易受力变形。
较佳地,于上述中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绝缘体还具有第二侧边外露结构,该第二侧边外露结构位于该绝缘体的第二侧边并外露该第二料带连接部。
较佳地,于上述中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绝缘体还具有第二侧边块状结构,该第二侧边块状结构自该绝缘体的本体的该第二侧边向外延伸,以便于预定位置遮挡该第二料带连接部,使外露的该第二料带连接部不易受力变形。
较佳地,于上述中的电池连接器,其中,就延伸长度而言,该电池接脚长于该第二料带连接部,以便令该电池接脚能够电性连接该电池。
较佳地,于上述中的电池连接器,其中,就截面的面积而言,该端子对接部大于该电池接脚,以便利于电性连接该电子装置。
另外,本申请又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制造方法,该电池连接器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该导电端子,令该第一料带连接部与该第二料带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第一料带与该第二料带,以对该导电端子提供定位;通过埋入射出方式成型该绝缘体,令该绝缘体包覆被定位的该导电端子的本体并外露该端子对接部;令断开该第一料带连接部与该第一料带的连接,还令断开该第二料带连接部与该第二料带连接;以及折弯该第一料带连接部使成为该电池接脚。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主要通过埋入射出方式成型绝缘体,以将导电端子的本体嵌入绝缘体中,并外露对接电子装置的结构,之后,通过弯折导电端子部分结构,以形成用于电性连接电池的电池接脚,而构成可分别电性连接电池与电子装置的电池连接器,以便解决电子装置与电池两者的电性连接存在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电池连接器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电池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至图7为本申请电池连接器的步骤示意图,其中,图6-2为沿图6-1中aa线段截切的截面图;以及
图8至图10为本申请电池连接器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搭配图式,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之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之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之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之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申请之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尤其是,于图式中各个组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申请实施的实际状况。
针对本申请的技术思想,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10及以下的实施例说明。
为使揭露内容更为简洁而容易明了,以下各实施例中相同或近似功能的组件将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且省略相同或均等特征的描述。
如图1所示,于本申请的电路板制造方法中,首先,需进行步骤s11,以提供导电端子,令导电端子的第一料带连接部与第二料带连接部分别连接第一料带与第二料带,以通过第一料带与第二料带对导电端子提供定位,并通过第一料带与第二料带拖曳导电端子移位。如图2所示,导电端子11具有第一料带连接部111、第二料带连接部112与端子对接部113,其中,第一料带连接部111与第二料带连接部112用于分别连接第一料带41与第二料带42,以通过第一料带41与第二料带42,分别对导电端子11的本体提供定位,并通过第一料带41与第二料带42拖曳导电端子11移位。
而后,需进行步骤s12,通过埋入射出方式成型绝缘体,令绝缘体包覆被定位的导电端子的本体并外露端子对接部,如图3所示,绝缘体12成型而包覆被定位的导电端子11的本体,使绝缘体12跟导电端子11结合成为一体,其中,绝缘体12具有第一侧边外露结构121与顶部外露结构123。第一侧边外露结构121位于绝缘体12的本体的第一侧边,顶部外露结构123位于绝缘体12的顶部,以便外露端子对接部113以提供对接电子装置3,使导电端子11能够电性连接电子装置3。
再来,需进行步骤s13,令断开第一料带连接部与第一料带的连接,还令断开第二料带连接部与第二料带的连接,如图4至图5所示,当绝缘体12成型后,断开第一料带连接部111与第一料带41的连接,且断开第二料带连接部112与第二料带42的连接,以构成电池连接器1的半成品。
接着,需进行步骤s14,在上述电池连接器1的半成品中折弯第一料带连接部,使第一料带连接部成为电池接脚。如图6至图7所示,将第一料带连接部111折弯,使第一料带连接部111成为朝背离端子对接部113方向延伸的电池接脚114。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电池接脚114外露于第一侧边外露结构121,使于第一侧边电性连接电池2,以接收电池2的电能,而后,如图10所示,通过端子对接部113将所接收的电池2的电能传递至电子装置3,以提供运行电子装置3。
另外,应说明的是,如图6-2所示,就朝背离端子对接部113方向的延伸长度而言,电池接脚114长于第二料带连接部112,以便令电池接脚114有足够长度而可以完成跟电池2的电性连接。就截面的面积而言,端子对接部113大于电池接脚114,以便使端子对接部113能提供大电流流通,而利于电性连接电子装置3。
优选地,如图5所示,绝缘体12还具有第二侧边外露结构122,第二侧边外露结构122位于绝缘体12的第二侧边并外露第二料带连接部112,以便连接第二料带42。
优选地,如图6所示,绝缘体12还具有第一侧边块状结构124,第一侧边块状结构124自绝缘体12的本体的第一侧边向外延伸,以便于预定位置遮挡电池接脚114,使外露的电池接脚114不易受力变形。优选地,如图7所示,绝缘体12还具有第二侧边块状结构125,第二侧边块状结构125自绝缘体12的本体的第二侧边向外延伸,以便于预定位置遮挡第二料带连接部112,使外露的第二料带连接部112不易受力变形。
再者,如图8至图10所示,本申请电池连接器1外露有可电性连接电子装置3的端子对接部113,还外露有可电性连接电池2的电池接脚114,且还包括用于结合绝缘体12而于预定位置遮挡电池接脚114的盖体13,以避免电池接脚114受力毁损或发生电性短接。此外,如图9所示,端子对接部113可穿过盖体13,以提供电性连接电子装置3。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主要通过埋入射出方式成型绝缘体,以将导电端子的本体嵌入绝缘体中,并外露对接电子装置的结构,之后,通过弯折导电端子部分结构,以形成用于电性连接电池的电池接脚,而构成可分别电性连接电池与电子装置的电池连接器,以便解决电子装置与电池两者的电性连接存在困难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习此项技术之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申请之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申请之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符号说明】
1、电池连接器;
11、导电端子;
111、第一料带连接部;
112、第二料带连接部;
113、端子对接部;
114、电池接脚;
12、绝缘体;
121、第一侧边外露结构;
122、第二侧边外露结构;
123、顶部外露结构;
124、第一侧边块状结构;
125、第二侧边块状结构;
13、盖体;
2、电池;
3、电子装置;
41、第一料带;
42、第二料带;
s11~s14、步骤。
1.一种电池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分别电性连接电池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通过第一料带与第二料带定位,所述电池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第一料带连接部、第二料带连接部与端子对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用于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料带与所述第二料带,以通过所述第一料带与所述第二料带,分别对所述导电端子的本体提供定位;以及
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成型而包覆定位的所述导电端子的本体,当所述绝缘体成型后,断开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料带的连接,且断开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料带的连接,还令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折弯而成为电池接脚;其中,所述绝缘体具有第一侧边外露结构与顶部外露结构;所述第一侧边外露结构位于所述绝缘体的本体的第一侧边,以便外露所述电池接脚使所述电池接脚能够于所述第一侧边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以接收所述电池的电能;所述顶部外露结构位于所述绝缘体的顶部,以便外露所述端子对接部以提供对接所述电子装置,使所述导电端子能够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装置,以提供将所接收的所述电池的电能传递至所述电子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结合所述绝缘体而遮蔽所述电池接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还具有第一侧边块状结构,所述第一侧边块状结构自所述绝缘体的本体的所述第一侧边向外延伸,以便于预定位置遮挡所述电池接脚,使外露的所述电池接脚不易受力变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还具有第二侧边外露结构,所述第二侧边外露结构位于所述绝缘体的第二侧边并外露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还具有第二侧边块状结构,所述第二侧边块状结构自所述绝缘体的本体的所述第二侧边向外延伸,以便于预定位置遮挡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使外露的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不易受力变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就延伸长度而言,所述电池接脚长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以便令所述电池接脚能够电性连接所述电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就截面的面积而言,所述端子对接部大于所述电池接脚,以便利于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装置。
8.一种电池连接器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6之其中一者所述的电池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所述导电端子,令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料带与所述第二料带,以对所述导电端子提供定位;
通过埋入射出方式成型所述绝缘体,令所述绝缘体包覆被定位的所述导电端子的本体并外露所述端子对接部;
令断开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料带的连接,还令断开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以及
折弯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使成为所述电池接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