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泵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泵具有驱动装置和泵转子,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泵转子转动,油泵主要利用泵转子的转动从而将工作介质从泵进口输送至泵出口;通常,工作介质的黏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工作介质的黏度不同时,泵的工作状态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控制油泵可靠运行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油泵以及控制系统,使得油泵能够可靠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油泵,所述油泵包括驱动装置和泵转子,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泵转子转动;定义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定义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
获取与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所对应的控制参数;
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
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所述第二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包括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速变化得越快,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
一种油泵,所述油泵包括驱动装置和泵转子,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泵转子转动;所述油泵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能够接收并执行程序指令从而使得所述驱动装置运行,进而实现上述所述的控制方法。
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油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
第一控制单元,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速控制参数来控制所述油泵的转速;
第二控制单元,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矩控制参数来控制所述油泵的转矩。
在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中,当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区间时,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当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二温度区间时,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并且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由于油的黏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油在第一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小于油在第二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如果在上述二个温度区间内采用同一套控制参数,当油的黏度变大时,负载会变大,此时需要降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降低得太快,可能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当油的黏度变小时,负载会变小,此时可以增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增长得太快可能也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因此一套控制参数无法满足油泵在上述两个温度区间内的转速控制需求,而本控制方法中,采用两套控制参数能够满足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转速变化控制需求,从而有利于使得油泵可靠运行。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油泵,有利于使得油泵可靠运行。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有利于使得油泵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油泵在系统中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油泵在系统中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3是温度区间的划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油泵控制方法的一种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油泵第一种控制方式的控制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种控制方式中控制参数的表格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油泵第二种控制方式的控制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二种控制方式中控制参数的表格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油泵控制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油泵控制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中油泵在系统中的一种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油泵为电动泵,油泵2包括驱动装置21和泵转子22,驱动装置21能够驱动泵转子22转动,这里的驱动装置21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电机及传动装置的组合,当然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产生动作的装置;油泵系统包括控制器1和传感器3,控制器1与传感器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和传感器3均未与油泵2集成在一起,当然控制器1和传感器3也可以至少有一个与油泵2集成在一起,控制器1与驱动装置21电连接,控制器1能够控制驱动装置21运行或停止,传感器3能够检测未进入油泵前工作介质的温度,当然,当传感器3与油泵2固定连接集成为一体,此时传感器3也可以检测油泵内工作介质的温度。
参见图1,控制器1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存储器11存储有可在处理器12上运行的计算器程序,处理器1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下文中的油泵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1和处理器12均设置于控制器1,当然控制器1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11,此时存储器11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主控制器内,这样处理器11则负责接收并执行主控制器发出的程序指令,这里的主控制器即为上位机;下面以油泵应用在车辆中为例,当然油泵也可以应用在其它场合,当油泵2连接到车辆时,控制器1与车辆的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1能够接收车辆的主控制器的信号以及向主控制器反馈信息,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与车辆的主控制器分开设置,当然控制器1也可以与车辆的主控制器集成在一起。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中油泵在系统中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在本连接方式中,油泵2’包括驱动装置21’、泵转子22’以及控制器1’,驱动装置21’能够驱动泵转子22’转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与油泵2’集成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特征可参考上文中油泵在系统中的第一种连接示意图,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以下将对油泵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这里是将下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油泵,当然该控制方法也可以应用水泵等其他零部件内;为了便于理解与描述,这里定义未进入油泵前工作介质的温度和进入油泵内的工作介质的温度均为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参见图3,定义第一温度区间,在第一温度区间内,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t1,定义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温度区间内,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t1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t2,这里第一温度t1和第二温度t2均为程序内的一个设定值;这里第一温度t1可以是大于等于0℃中的任意一个数值,第二温度t2可以是小于等于-20℃中的任意一个数值,第三温度t3可以是小于等于-15℃大于-20℃中的任意一个数值,当然第一温度t1、第二温度t2和第三温度t3也可以不局限于上述所述的数值,与可以为其他数值,其他数值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参见图4,控制方法包括:
s10,获取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
s20,获取与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所对应的控制参数;
s30,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二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
其中,第一套控制参数和第二套控制参数包括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速变化得越快,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
由于油的黏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油在第一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小于油在第二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如果在上述二个温度区间内采用同一套控制参数,当油的黏度从低黏度变成高黏度时,负载会变大,此时需要降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降低得太快,可能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当油的黏度从高黏度变成低黏度时,负载会变小,此时需要增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增长得太快可能也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因此一套控制参数无法满足油泵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内的转速控制需求,通过上述控制方法中,采用两套控制参数能够满足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转速变化需求,从而有利于使得油泵至少能够在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下可靠运行。
另外,参见图3,定义第三温度区间,在第三温度区间内,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小于第二温度t2,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三温度区间时,油泵停止运行或者控制系统以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当控制系统以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控制系统以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小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由于油在第三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大于油在第二温度区间内的黏度,所以油泵在第三温度区间的运行状态会和油泵在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的运行状态不同,本实施例中,当油温位于第三温度区间时以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有利于油泵在第三温度区间内可靠运行;本实施例中,只示出了三个温度区间: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以及第三温度区间,且每个温度区间对应一套控制参数,当然,为了控制更加精细或者根据油泵的实际工况,也可以只划分两个温度区间或者三个以上的温度区间。
参见图3,在控制程序内预设第三温度t3,第三温度t3大于第二温度t2小于第一温度t1,为了便于理解与描述,定义第二子温度区间和第二分温度区间,在第二子温度区间中,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第三温度t3小于第一温度t1,在第二分温度区间中,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大于第二温度t2小于第三温度t3;定义当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的转速运行至目标转速时所对应的目标转速为第一目标转速,这里当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二子温度区间时,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至第二目标转速,第二目标转速小于第一目标转速;当工作介质的温度位于第二分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至所述第三目标转速,第三目标转速小于第二目标转速;第二种情况是:在第二子温度区间和第二分温度区间内,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均运行至相同的目标转速,此时对应的转速仍然小于第一目标转速。
另外,本实施例中,油泵的控制方式包括两种,以下将分别详细介绍油泵的两种控制方式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参见图5和图6,图5为油泵的第一种控制方式的方框图,图6为第一种控制方式中所对应的控制参数的表格示意图,在第一种控制方式中,是以开环方式控制油泵的转速达到目标转速,此时第一套控制参数、第二套控制参数和第三套控制参数只包括开环方式中的控制参数,具体地,参见图5,在第一种控制方式中,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油泵转速变化的快慢,譬如,当需要将油泵上一次的目标转速变化成本次的目标转速时所需要的变化时间由第一控制单元决定,这里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量目标转速为程序内的设定值,其具体数值根据油温所属温度区间的不同而不同,参见图5和图6,对应于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为开环运行转速变化率,开环运行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速变化越快,这里的“转速变化率”是指转速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具体地,开环运行转速变化率包括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和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转速和转矩,对应于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为开环运行转矩变化率,开环运行转矩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矩变化地越快,这里的“转矩变化率”是指转矩随着转速的变化时所对应的变化率,具体地,当功率逐渐增大时,转矩是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当驱动装置的功率为恒定值,转矩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
以下将对第一种控制方式中的控制参数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6,第一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目标转速v1大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目标转速v2大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目标转速v3,本实施例中目标转速是外部系统中主控制器控制程序内的一个设定值,此时油泵的控制器负责接受主控制器所发出的转速命令,当然,以上目标转速的设定值也可以储存于油泵的控制器内;再参见图6,第一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a1大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转速增长变化率a2大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转速增长变化率a3,第一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b1大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b2大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b3,这样油泵位于第一温度区间时的转速变化大于油泵位于第二温度区间的转速变化大于油泵位于第三温度区间的转速变化,由于油的黏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也就是说油在第一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小于油在第二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小于油在第三温度区间内的黏度,如果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内只采用同一套控制参数,当油的黏度从低黏度变成高黏度时,负载会变大,此时需要降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降低得太快,可能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当油的黏度从高黏度变成低黏度时,负载会变小,此时需要增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增长得太快可能也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因此一套控制参数无法满足油泵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内的转速控制需求,而本控制方式中,采用三套转速变化率能够较好地满足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的转速变化要求,从而有利于油泵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可靠运行。参见图6,第一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转矩变化率k1小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转矩变化率k2小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开环运行转矩变化率k3,由于油的黏度随着油温的降低而增大,这样当油的黏度增大时,驱动装置的负载增大,驱动装置所需要的转矩也要增大,如果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内只采用同一套控制参数,黏度大时转矩增长得太慢不利于驱动装置的转动,而当油的黏度变大时转矩增长得越快有利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增大转矩从而有利于驱动装置的转动,因此一套控制参数无法满足油泵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内的转矩控制需求,本控制方式中,采用三套转矩变化率能够较好地满足上述三个温度区间的转矩控制要求,从而有利于驱动装置的可靠转动。
参见图6,图6为油泵的第二种控制方式的方框图,在第二种控制方式中,控制系统包括切换开关3,切换开关3先接通第一支路31,此时是以开环方式来控制油泵的转速,直至油泵的转速到达预设的开环目标转速后,切换开关3再接通第二支路32,此时以闭环方式控制油泵以闭环目标转速运行,这里的“切换开关3”为控制程序内设置的一个开关,该开关是选择导通第一支路31还是第二支路32与油泵的转速是否达到预设的开环目标转速有关,在未达到预设的开环目标转速时,切换开关3导通第一支路31,当达到预设的开环目标转速时,切换开关3导通第二支路32;参见图7,在第二种控制方式中,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第四控制单元、转速检测单元和差值计算单元4,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油泵转速变化的快慢,譬如,需要将油泵上一次的目标转速变化成本次的目标转速时所需要的变化时间由第一控制单元决定,这里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量目标转速为程序内的设定值,其具体数值根据油温所属温度区间的不同而不同,另外,这里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量目标转速包括开环运行目标转速和闭环运行目标转速,对应于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为开环运行转速变化率和闭环运行转速变化率,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速变化得越快,这里的“转速变化率”是指转速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开环运行转速变化率包括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和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闭环运行转速变化率包括闭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和闭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开环运行时驱动装置的转速和转矩,对应于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为开环运行转矩变化率,开环运行转矩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矩变化地越快,这里的“转矩变化率”是指转矩随着转速的变化时所对应的变化率,具体地,在功率逐渐增大时,转矩是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恒功率时,转矩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第三控制单元根据油泵的转速差值来对油泵的实际转速进行偏差调节,从而使得油泵的实际转速等于目标转速,对应于第三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为第一比例增益系数和第一积分增益系数;第四控制单元根据油泵的转速差值来对油泵的实际转矩进行偏差调节,对应于第四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为第二比例增益系数和第二积分增益系数;转速检测单元用于反馈驱动装置的实际转速;差值计算单元器4将实际转速和目标转速进行差值运算。
以下将对第二种控制方式中的控制参数进行详细介绍;这里关于第二种控制方式中开环运行部分的控制参数可参考第一种控制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以下将主要介绍第二种控制方式闭环运行部分所对应的控制参数。
参见图8,在第二种控制方式中,第一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目标转速z1大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目标转速z2大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目标转速z3,本实施例中将以上目标转速的设定值均储存于控制器内,当然,目标转速也可以是外部系统中主控制器控制程序内的一个设定值,此时油泵的控制器则负责接受主控制器所发出的转速命令。
参见图8,第一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c1大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c2大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c3,第一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d1大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d2大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闭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d3,这样油泵位于第一温度区间时的转速变化大于油泵位于第二温度区间的转速变化大于油泵位于第三温度区间的转速变化,由于油的黏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如果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内只采用同一套控制参数,当油的黏度从低黏度变成高黏度时,负载会变大,此时需要降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降低得太快,可能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当油的黏度从高黏度变成低黏度时,负载会变小,此时需要增速,如果此时油泵的转速增长得太快可能也会导致驱动装置失步;而本控制方式中,采用三套转速变化率能够满足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转速变化需求,从而有利于使得油泵在上述三个温度区间可靠运行。
再参见图8,第一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的大小将直接关系着闭环运行时转速的响应速度,第一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的大小将直接关系着闭环运行时转速的稳态误差,本实施例中,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一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e1大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一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e2大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一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e3,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一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f1小于等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一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f2小于等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一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f3。
再参见图8,第二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的大小将直接关系着闭环运行时转矩的响应速度,第二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的大小将直接关系着闭环运行时转矩的稳态误差,本实施例中,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二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g1小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二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g2大于等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二比例增益系数的设定值g3,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二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h1小于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二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h2小于第三套控制参数中的第二积分增益系数的设定值h3;这样油泵位于第一温度区间时的转矩变化小于油泵位于第二温度区间的转矩变化小于油泵位于第三温度区间的转矩变化,由于油的黏度随着油温的降低而增大,这样当油的黏度增大时,驱动装置的负载增大,驱动装置所需要的转矩也要增大,如果只采用一套参数,黏度大时转矩增长得太慢不利于驱动装置的转动,而当油的黏度变大时转矩增长得越快有利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增大转矩从而有利于驱动装置的转动,本控制方式中,采用三套第二比例增益系数和第二积分增益系数能够较好地满足上述三个温度区间的转矩控制要求,从而有利于驱动装置的转动。
以上两种控制方式中,第一套控制参数、第二套控制参数和第三套控制参数中的数值均为控制程序的设定值,这里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预设数据库存储有三套控制参数,通过直接调用的方式来获取对应的控制参数;第二种情况是:在预设数据库中只储存有第一套控制参数或第二套控制参数或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任意一套,通过程序运算能够使得第一套控制参数的数值、第二套控制参数和第三套控制参数的数值相互变换;第三种情况是:在预设数据库储存有第一套控制参数或第二套控制参数或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任意二套,通过程序运算能够使得其中一套控制参数的数值相互变换成另一套控制参数的数值。
另外,根据对以上两种控制方式的介绍,关于油泵控制方式的选择对应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无论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哪个温度区间,都是采用同一种控制方式控制油泵运行,这里可以采用第一种控制方式控制油泵,也可以采用第二控制方式控制油泵;另一种情况是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控制油泵,譬如,在第一温度区间采用第一种控制方式,在第二温度区间采用第二种控制方式,在第三温度区间采用第二种控制方式,这里关于温度区间与控制方式的组合就不一一列举了。当不同的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相同时,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和第三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相同,相同参数类型的控制参数所对应的数值不同;当不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不同时,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第二套控制参数中和第三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不同,具体地,当油泵在第三温度区间采用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若油泵在第三温度区间时的控制方式与第一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相同时,第三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与第一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相同,数值不同;若油泵在第三温度区间时的控制方式与第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相同时,第三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与第二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相同,数值不同;当油泵在第三温度区间时的控制方式与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不同时,第三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与第一套控制参数、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不同。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油泵,当然,本控制系统也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的零部件;参见图9,图9为油泵控制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见图9,油泵的控制系统10包括温度检测单元101、第一控制单元102和第二控制单元103,温度检测单元101用于检测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第一控制单元102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速控制参数来控制油泵的转速;第二控制单元103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矩控制参数来控制油泵的转矩;这样第一控制单元102和第二控制单元103根据温度的不同获取不同的控制参数来控制油泵,这样使得油泵可靠运行。
参见图10,图9为油泵控制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油泵的控制系统10’包括温度检测单元101’、第一控制单元102’、第二控制单元103’、差值运算单元104’、第三控制单元105’、第四控制单元106’和转速检测单元107’,温度检测单元101’用于检测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第一控制单元102’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速控制参数来控制油泵的转速;第二控制单元103’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矩控制参数来控制油泵的转矩;差值运算单元104’用于计算所述油泵的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第三控制单元105’获取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并根据转速差值对实际转速进行偏差调节;第四控制单元106’获取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并根据转速差值对实际转矩进行偏差调节;转速检测单元107’用于反馈油泵的实际转速;这样第一控制单元102’和第二控制单元103’根据温度的不同l来获取不同的控制参数来控制油泵,这样使得油泵可靠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油泵,所述油泵包括驱动装置和泵转子,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泵转子转动;定义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定义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
获取与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所对应的控制参数;
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
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所述第二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包括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转速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速变化得越快,控制系统以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所述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包括转矩变化率设定值,转矩变化率设定值越大,转矩变化得越快,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矩变化率小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转矩变化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的控制方式包括两种,第一种控制方式是以开环方式控制油泵的转速达到目标转速,在第一种控制方式,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只包括开环方式中的控制参数;第二种控制方式是先以开环方式来控制所述油泵的转速,直至所述油泵的转速到达预设的开环目标转速后,再以闭环方式控制所述油泵的以闭环目标转速运行,在第二种控制方式,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包括开环方式中的控制参数和闭环方式中的控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种控制方式中,所述油泵的转速变化率包括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和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种控制方式中,所述油泵的转速变化率包括开环运行转速变化率和开环运行转速变化率;开环转速变化率包括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和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开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闭环转速变化率包括闭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和闭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闭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闭环运行转速增长变化率,控制系统以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闭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闭环运行转速降低变化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相同时,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和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相同,数值不同;当不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不同时,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和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中的参数类型不完全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程序内预设第三温度,所述第三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定义第二子温度区间和第二分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子温度区间中,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二分温度区间中,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第三温度;当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区间时,控制系统以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至第一目标转速;当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第二子温度区间时,控制系统以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至第二目标转速;当工作介质的温度位于第二分温度区间,控制系统以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至所述第三目标转速;所述第三目标转速小于所述第二目标转速小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三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三温度区间,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小于第二温度,若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所述第三温度区间时,所述油泵停止运行或者控制系统以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位于所述第三温度区间时,若控制系统以所述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控制系统以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小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转速变化率,控制系统以第三套控制参数控制油泵运行时的转矩变化率大于控制系统以第二套参数控制所述油泵运行时的转矩变化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油泵在所述第三温度区间时的控制方式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相同时,所述第三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与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相同,数值不同;当所述油泵在所述第三温度区间时的控制方式与所述第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相同时,所述第三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与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相同,数值不同;当所述油泵在所述第三温度区间时的控制方式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所述第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控制方式不同时,所述第三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与所述第一套控制参数、所述第二套控制参数的参数类型不同。
11.一种油泵,所述油泵包括驱动装置和泵转子,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泵转子转动;所述油泵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能够接收并执行程序指令从而使得所述驱动装置运行,进而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存储于上位机或者所述油泵还包括存储器,所述程序指令存储于所述存储器。
13.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油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工作介质的当前温度;
第一控制单元,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速控制参数来控制所述油泵的转速;
第二控制单元,获取对应温度下的转矩控制参数来控制所述油泵的转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差值运算单元,计算所述油泵的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
第三控制单元,获取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并根据转速差值对实际转速进行偏差调节;
第四控制单元,获取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并根据转速差值对实际转矩进行偏差调节;
转速检测单元,用于反馈所述油泵的实际转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