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15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骨料,即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骨料,表面粗糙、多棱角、表面积大以及吸水量大等特点,可用于再生骨料的处废混凝土之外,还包括碎砖、玻璃和陶瓷等,而对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一般先进行分类,由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并进行筛分,当再生骨料中含含泥沙量较高时,还需要对其进行清理,避免泥沙对再生骨料使用时的强度产生影响。

    现有在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清理泥沙时,一般将破碎筛分后的建筑垃圾倾倒在振动筛上进行筛分,分离泥沙和骨料,而且为了防止再生骨料在筛分泥沙时产生扬尘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并在振动筛的上方将水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喷洒消除扬尘,但此种方式在实施时,由于再生骨料多棱角,不仅在喷淋时将水完全覆盖骨料的表面,且由于水的覆盖,使得泥沙变得湿润,粘附力更强,在棱角处的泥沙更加难以通过筛分分离,不仅导致通过振动筛筛分时筛分效果较差,筛分后的骨料内仍会含有较多的泥沙,而且会导致泥沙粘附在振动筛的网孔上使其堵塞影响正常的生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对建筑垃圾骨料筛分泥沙时通过喷淋水抑制扬尘导致泥沙粘附力增强而使得泥沙难以分离以及分离后的泥沙粘附在一起易导致筛网堵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水洗箱和设置在所述水洗箱顶部的干燥箱,所述水洗箱和所述干燥箱之间开设有贯通口,所述水洗箱内设置有升降水洗机构,所述升降水洗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建筑垃圾的水洗仓,且所述升降水洗机构往复旋转所述水洗仓洗刷所述建筑垃圾上的泥沙至所述水洗箱内,并通过所述干燥箱干燥除水后至外侧更换建筑垃圾进行下一次清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水洗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水洗箱内并向上延伸至所述干燥箱外的升降螺杆,且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承载所述水洗仓的圆形承载座,所述水洗箱的内壁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形承载座匹配并驱动所述圆形承载座旋转的组合驱动组件,所述水洗箱与所述干燥箱的连通处设置有限位驱动结构,且所述升降螺杆通过所述限位驱动结构限制所述圆形承载座转动后驱动所述圆形承载座进行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合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洗箱内侧壁上的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圆形承载座啮合的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条形传动板,所述条形传动板上开设有条形驱动槽,所述第二安装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固定连接有圆形驱动盘,所述圆形驱动盘上偏心设置有动力柱,且所述动力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条形驱动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条形传动板上沿所述条形驱动槽设置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扇形齿轮圆心和圆弧中点处的连接线共线,且所述扇形齿轮圆心与圆弧中点处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安装轴的轴线垂直相交。

    所述圆形承载座包括承载所述水洗仓的承载底座和连接在所述承载底座底部的连接齿轮,且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承载底座上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限位板,所述承载底座上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与所述承载底座滑动连接的滑动限位板,所述水洗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滑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开设有两个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贯通口侧壁上的限位槽和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限位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外壁上竖直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水洗仓转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和所述承载底座的外壁对应所述限位柱共同开设有条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柱底部与所述水洗箱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小于所述条形槽顶部与所述水洗箱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柱的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干燥箱的箱口处并固定连接有水平稳定杆,所述干燥箱箱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稳定槽,且所述水平稳定杆滑动连接于稳定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洗仓包括敞口仓室和设置在所述敞口仓室侧壁上的筛网,所述敞口仓室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供所述升降螺杆穿过的柱形滑套,且所述柱形滑套向下延伸至所述敞口仓室外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步骤,

    s100,在水洗仓内倾倒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并驱动限位柱卡设在在条形槽内,控制升降螺杆运输水洗仓至水洗箱内部;

    s200,当所述圆形承载座下降至与扇形齿轮啮合时,控制限位柱脱离条形槽,并启动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扇形齿轮驱动水洗仓往复转动清洗泥沙;

    s300,当建筑垃圾上的泥沙清洗完成时驱动限位柱卡设在条形槽内,控制升降螺杆驱动水洗仓至干燥箱内去除水分并由升降螺杆运输至干燥箱外部换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升降水洗机构驱动水洗仓在水洗箱内往复旋转,建筑垃圾与水洗箱内的液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发生冲击冲洗建筑垃圾上的泥沙,泥沙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与建筑垃圾分离,并通过水洗仓旋转将泥沙分离至水洗箱内,实现了建筑垃圾与泥沙之间的分离,且在分离泥沙的过程中无扬尘产生,其次,由于水洗仓旋转带动水流的冲击,避免泥土在分离时粘结成团堵塞水洗仓导致装置故障,而水洗仓的往复旋转使得建筑垃圾始终受到水流多个方向的冲击,能获得更好的泥沙分离效果,建筑垃圾在完成泥沙分离之后通过干燥箱烘干能够快速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图1中所示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图1中所示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水洗箱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水洗箱;2-干燥箱;3-升降水洗机构;4-水洗仓;5-贯通口;

    301-升降螺杆;302-圆形承载座;303-组合驱动组件;304-限位驱动结构;305-支撑底板;306-第一安装轴;307-第二安装轴;308-扇形齿轮;309-条形传动板;310-条形驱动槽;311-圆形驱动盘;3112-动力柱;313-稳定槽;314-承载底座;315-连接齿轮;316-滑动限位板;317-卡槽;318-限位槽;319-限位螺杆;320-滑动套;321-限位柱;322-条形槽;323-水平稳定杆;324-固定限位板;325-支座;

    401-敞口仓室;402-筛网;403-柱形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水洗箱1和设置在水洗箱1顶部的干燥箱2,水洗箱1和干燥箱2之间开设有贯通口5,水洗箱1内设置有升降水洗机构3,升降水洗机构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建筑垃圾的水洗仓4,且升降水洗机构3往复旋转水洗仓4洗刷建筑垃圾上的泥沙至水洗箱1内,并通过干燥箱2干燥除水后至外侧更换建筑垃圾进行下一次清洗。

    本发明在使用时,破碎完成的建筑垃圾放在水洗仓4内,由升降水洗机构3运输水洗仓4至水洗箱1内,并驱动水洗仓4往复旋转。

    水洗仓4在往复旋转时,搅动水洗箱1内的液体,使得液体和水洗仓4之间相互冲击,液体通过水洗仓4冲击在建筑垃圾上,使得泥沙被液体冲击与建筑垃圾之间分离。

    且水洗仓4往复旋转,使得液体在多个方向反复冲击在建筑垃圾上,提高液体对于泥沙的分离效果。

    泥沙在与建筑垃圾分离之后,在水洗仓4的往复旋转下被分离出水洗箱1内,完成对建筑垃圾与泥沙的分离,且在液体内部分离避免了扬尘的产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产生影响。

    其次,在水流的冲击下分离的泥沙难以粘结成团堵塞水洗仓4,导致装置故障,并且通过水流的冲击,使得建筑垃圾棱角处的泥沙能够被完全分离,而不会在吸水后粘结难以分离。

    通过水洗仓4的更换进行快速换料。

    升降水洗机构3包括活动设置在水洗箱1内并向上延伸至干燥箱2外的升降螺杆301,且升降螺杆30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升降螺杆30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承载水洗仓4的圆形承载座302,且升降螺杆301依次穿过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至另一侧,水洗箱1的内壁侧上设置有与圆形承载座302匹配并驱动圆形承载座302旋转的组合驱动组件303,水洗箱1与干燥箱2的连通处设置有限位驱动结构304,且升降螺杆301通过限位驱动结构304限制圆形承载座302转动后驱动圆形承载座302进行升降。

    水洗仓4安装在圆形承载座302上,升降螺杆301穿过水洗仓4至另一侧,通过限位驱动结构304限制圆形承载座302绕升降螺杆301做圆周运动,以使得在升降螺杆301转动时能够驱动圆形承载座302上下运动。

    在建筑垃圾倾倒至水洗仓4内后,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螺杆301转动,升降螺杆301通过螺纹咬合驱动圆形承载座302之间下降至水洗箱1内。

    圆形承载座302在下降至一定高度后与组合驱动组件303形成啮合,此时水洗仓4完成没入液面下方,并解除限位驱动结构304对水洗仓4的周向运动的限制,以使得圆形承载座302能够组合驱动组件303的驱动下进行往复旋转,将泥沙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离。

    在组合驱动组件303驱动圆形承载座302转动时,圆形承载座302与升降螺杆301之间不发生相互转动,即升降螺杆301与圆形承载座302同步转动。

    组合驱动组件303包括设置在水洗箱1内侧壁上的支撑底板305,支撑底板305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轴306和第二安装轴307,第一安装轴306上固定连接有与圆形承载座302啮合的扇形齿轮308,扇形齿轮308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条形传动板309,条形传动板309上开设有条形驱动槽310,第二安装轴30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安装轴307上固定连接有圆形驱动盘311,圆形驱动盘311上偏心设置有动力柱312,且动力柱312滑动连接于条形驱动槽310内。

    组合驱动组件303是用于驱动圆形承载座302进行往复转动,再以圆形承载座302带动水洗仓4同步运动清洗分离建筑垃圾上的泥沙。

    圆形承载座302下降至一定高度后与扇形齿轮308之间啮合,通过扇形齿轮308传递动力至圆形承载座302上。

    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安装轴307转动,并由第二安装轴307驱动圆形驱动盘311上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动力柱312在圆形驱动盘312上绕第二安装轴307做圆周运动。

    动力柱312在做圆周运动的同时在条形驱动槽310内滑动,动力柱312位置的变化驱动条形传动板309绕第一安装轴306做圆周运动,同时由条形传动板309带动扇形齿轮309同步进行圆周运动,从而由扇形齿轮309带动圆形承载座302旋转。

    当动力柱312由距离第一安装轴306的最远处运动角度达到90度角之后,条形传动板309的圆周运动偏转角度达到最大,在动力柱312圆周运动运动角度由90度角运动至180度角时,在动力柱312的作用下条形传动板309反向运动至原位置。

    动力柱312在圆周运动的运动角度达到270度时,条形传动板309反向运动至最大偏转角度,动力柱312圆周运动的运动角度达到360度时,条形传动板309的运动方向再次改变,此时条形传动板309的圆周运动的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

    在动力柱312不断进行圆周运动的带动,使得条形传动板309进行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驱动扇形齿轮308同步往复循环运动,从而实现圆形承载座302以及水洗仓4进行循环往复运动进行泥沙分离。

    条形传动板309上沿条形驱动槽310设置方向的中心线与扇形齿轮308圆心和圆弧中点处的连接线共线,且扇形齿轮308圆心与圆弧中点处的连接线与第二安装轴307的轴线垂直相交。

    扇形齿轮308在运动时需要与圆形承载座302始终保持啮合状态,且扇形齿轮308在运动至最大角度时边缘处与圆形承载座302啮合,需要扇形齿轮308在条形传动板309的传动下往复运动的角度应相同,即扇形齿轮308两个方向的圆周运动角度是相同的,否则扇形齿轮308运动时部分轮齿不会进入啮合状态,在使用时处于闲置废弃状态。

    或者扇形齿轮308其中一个方向运动角度较大时,扇形齿轮308在向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则会与圆形承载座302脱离连接导致装置故障。

    此时则需要条形驱动槽310设置方向的中心线与扇形齿轮308圆心和圆弧中点连接线重合,并与第二安装轴307的轴线垂直相交,此时在第二安装轴309的驱动下,条形传动板309往复运动角度相同,即扇形齿轮308圆周运动往复转动的角度相同。

    圆形承载座302包括承载水洗仓4的承载底座314和连接在承载底座314底部的连接齿轮315,且连接齿轮315与扇形齿轮308啮合,承载底座314上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限位板324,承载底座314上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支座325,支座325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与承载底座315滑动连接的滑动限位板316,水洗仓4的侧壁上对应滑动限位板316和固定限位板324开设有两个卡槽317。

    圆形承载座302用于安装水洗仓4并承载水洗仓4的重量进行往复循环旋转分离泥沙。

    承载底座314用于安放水洗仓4,并在水洗仓4安放至承载底座314上时,固定限位板324卡设在其中一个卡槽317内,另一个卡槽317的位置对齐滑动限位板316,然后旋动螺栓驱动滑动限位板316逐渐靠近对应的卡槽317,并卡设在对应的卡槽317内部,通过固定限位板324和滑动限位板316共同卡设在卡槽内限制水洗仓4在圆形承载座302上发生转动,使得水洗仓4能够与圆形承载座302同步运动。

    连接齿轮325与扇形齿轮308之间啮合,通过两者之间的啮合传递动力驱动承载底座314和水洗仓4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连接齿轮325齿顶圆的直径应小于承载底座314的尺寸,即连接齿轮325的轮齿完全位于承载底座314的下方,扇形齿轮308在与连接齿轮325啮合时,扇形齿轮308的顶部与承载底座314的底部相抵,起限位和定位功能,限制圆形承载座302继续下降脱离连接。

    限位驱动结构304包括设置在贯通口5侧壁上的限位槽318和通过轴承安装在限位槽318内的限位螺杆319,限位螺杆319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限位螺杆319上螺纹连接有与限位槽318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套320,滑动套320的外壁上竖直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水洗仓4转动的限位柱321,限位柱321和承载底座314的外壁对应限位柱321共同开设有条形槽322。

    限位驱动结构304在升降螺杆301驱动圆形承载座302上下运动时,限制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转动,以便升降螺杆301能够实现水洗仓4的升降运动,在连接齿轮315与扇形齿轮308啮合时解除对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的限制。

    在圆形承载座302进行升降运动时,第三驱动装置驱动限位螺杆319转动,限位螺杆319通过螺纹咬合驱动滑动套320沿着限位槽318滑动,限位柱321与滑动套320同步运动逐渐靠近至条形槽322内部。

    由于限位柱321在滑动套320和限位螺杆319的限制下无法进行圆周运动,因此通过限位柱321与条形槽322之间的配合限制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的转动,使得其能在升降螺杆301转动时能够通过螺纹咬合实现升降运动。

    并且,限位柱321在条形槽322内上下滑动,因此条形槽322向上延伸至与水洗仓4外部连通,条形槽322向下延伸至与承载底座314外部连通。

    其次,通过限位柱321与条形槽322之间的配合连接,使得圆形承载座302在进行升降运动时的位置状态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第二驱动装置关闭时限制第二安装轴307不发生转动,保持扇形齿轮308的位置状态不发生改变,始终保持与连接齿轮315脱离连接时的位置状态,便于连接齿轮315下一次与扇形齿轮308恢复啮合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均为现有的能够为对应结构提供动力的设备,如电机等。

    限位柱321底部与水洗箱1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小于条形槽322顶部与水洗箱1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

    当水洗仓4内的建筑垃圾完成泥沙的分离之后,此时需要通过限位柱321对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进行限制,即限位柱321的下端在逐渐靠近条形槽322时能够卡设进条形槽322内,即限位柱321与水洗箱1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需要小于条形槽322与水洗箱1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

    而限位柱321与条形槽322脱离连接后,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无法进行升降运动,因此,限位柱321的长度限制了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的最大上升高度,所以在圆形承载座302和水洗仓4上升至最大高度后,限位柱321的顶部应位于圆形承载座302上的条形槽322内部,一是可以在水洗仓4换料之后驱动水洗仓4下降至水洗箱1内,二是便于水洗仓4进行更换或者移动等操作。

    限位柱321的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干燥箱2的箱口处并固定连接有水平稳定杆323,干燥箱2箱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稳定槽313,且水平稳定杆323滑动连接于稳定槽313内。

    限位柱321需要向上延伸一定长度以便升降螺杆301驱动水洗仓4运动至干燥箱2外进行换料,因此需要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在水洗仓4进行升降运动时发生故障。

    因此,通过在干燥箱2的箱口处设置稳定槽313,并在稳定槽313内设置有水平稳定杆323与限位柱321的顶部连接,在限位柱321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运动时,水平稳定杆323与滑动套320同步运动,通过滑动套320和水平稳定杆323两个位置的滑动支撑,提高限位柱321的运动稳定性。

    水洗仓4包括敞口仓室401和设置在敞口仓室401侧壁上的筛网402,敞口仓室40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供升降螺杆301穿过的柱形滑套403,且柱形滑套403向下延伸至敞口仓室401外侧。

    水洗仓4用于放置建筑垃圾并通过圆周运动分离泥沙至水洗箱1内。

    在安装水洗仓4至圆形承载座302上时,通过固定限位板324和滑动限位板316对敞口仓室401进行定位,使得条形槽322与限位柱321的位置相对应,且柱形滑套403的中心线与升降螺杆30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圆形承载座302在升降时升降螺杆301穿过柱形滑套403。

    筛网402在水洗仓4进行圆周运动时分离建筑垃圾上的泥沙,并限制建筑垃圾脱离水洗仓4。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步骤,

    s100,在水洗仓内倾倒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并驱动限位柱卡设在在条形槽内,控制升降螺杆运输水洗仓至水洗箱内部;

    s200,当所述圆形承载座下降至与扇形齿轮啮合时,控制限位柱脱离条形槽,并启动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扇形齿轮驱动水洗仓往复转动清洗泥沙;

    s300,当建筑垃圾上的泥沙清洗完成时驱动限位柱卡设在条形槽内,控制升降螺杆驱动水洗仓至干燥箱内去除水分并由升降螺杆运输至干燥箱外部换料。

    水洗仓4内在进行换料时,限位柱321可始终保持位置不变,仅在水洗仓4位于水洗箱1内进行往复旋转运动时限位柱321与条形槽322脱离连接,水洗仓4更换时进行快速的限位,提高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洗箱(1)和设置在所述水洗箱(1)顶部的干燥箱(2),所述水洗箱(1)和所述干燥箱(2)之间开设有贯通口(5),所述水洗箱(1)内设置有升降水洗机构(3),所述升降水洗机构(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建筑垃圾的水洗仓(4),且所述升降水洗机构(3)往复旋转所述水洗仓(4)洗刷所述建筑垃圾上的泥沙至所述水洗箱(1)内,并通过所述干燥箱(2)干燥除水后至外侧更换建筑垃圾进行下一次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水洗机构(3)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水洗箱(1)内并向上延伸至所述干燥箱(2)外的升降螺杆(301),且所述升降螺杆(30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螺杆(30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承载所述水洗仓(4)的圆形承载座(302),所述水洗箱(1)的内壁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形承载座(302)匹配并驱动所述圆形承载座(302)旋转的组合驱动组件(303),所述水洗箱(1)与所述干燥箱(2)的连通处设置有限位驱动结构(304),且所述升降螺杆(301)通过所述限位驱动结构(304)限制所述圆形承载座(302)转动后驱动所述圆形承载座(302)进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驱动组件(303)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洗箱(1)内侧壁上的支撑底板(305),所述支撑底板(305)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轴(306)和第二安装轴(307),所述第一安装轴(306)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圆形承载座(302)啮合的扇形齿轮(308),所述扇形齿轮(308)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条形传动板(309),所述条形传动板(309)上开设有条形驱动槽(310),所述第二安装轴(30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安装轴(307)上固定连接有圆形驱动盘(311),所述圆形驱动盘(311)上偏心设置有动力柱(312),且所述动力柱(312)滑动连接于所述条形驱动槽(3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传动板(309)上沿所述条形驱动槽(310)设置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扇形齿轮(308)圆心和圆弧中点处的连接线共线,且所述扇形齿轮(308)圆心与圆弧中点处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安装轴(307)的轴线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承载座(302)包括承载所述水洗仓(4)的承载底座(314)和连接在所述承载底座(314)底部的连接齿轮(315),且所述连接齿轮(315)与所述扇形齿轮(308)啮合,所述承载底座(314)上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限位板(324),所述承载底座(314)上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支座(325),所述支座(325)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与所述承载底座(315)滑动连接的滑动限位板(316),所述水洗仓(4)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滑动限位板(316)和固定限位板(324)开设有两个卡槽(3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驱动结构(304)包括设置在所述贯通口(5)侧壁上的限位槽(318)和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限位槽(318)内的限位螺杆(319),所述限位螺杆(319)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限位螺杆(319)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限位槽(318)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套(320),所述滑动套(320)的外壁上竖直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水洗仓(4)转动的限位柱(321),所述限位柱(321)和所述承载底座(314)的外壁对应所述限位柱(321)共同开设有条形槽(3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21)底部与所述水洗箱(1)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小于所述条形槽(322)顶部与所述水洗箱(1)内底部之间的最短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21)的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干燥箱(2)的箱口处并固定连接有水平稳定杆(323),所述干燥箱(2)箱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稳定槽(313),且所述水平稳定杆(323)滑动连接于稳定槽(3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仓(4)包括敞口仓室(401)和设置在所述敞口仓室(401)侧壁上的筛网(402),所述敞口仓室(40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供所述升降螺杆(301)穿过的柱形滑套(403),且所述柱形滑套(403)向下延伸至所述敞口仓室(401)外侧。

    10.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0,在水洗仓内倾倒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并驱动限位柱卡设在在条形槽内,控制升降螺杆运输水洗仓至水洗箱内部;

    s200,当所述圆形承载座下降至与扇形齿轮啮合时,控制限位柱脱离条形槽,并启动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扇形齿轮驱动水洗仓往复转动清洗泥沙;

    s300,当建筑垃圾上的泥沙清洗完成时驱动限位柱卡设在条形槽内,控制升降螺杆驱动水洗仓至干燥箱内去除水分并由升降螺杆运输至干燥箱外部换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包括水洗箱和设置在水洗箱顶部的干燥箱,水洗箱和所述干燥箱之间开设有贯通口,水洗箱内设置有升降水洗机构,本发明通过升降水洗机构驱动水洗仓在水洗箱内往复旋转,建筑垃圾与水洗箱内的液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发生冲击冲洗建筑垃圾上的泥沙,泥沙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与建筑垃圾分离,并通过水洗仓旋转将泥沙分离至水洗箱内,实现了建筑垃圾与泥沙之间的分离,且在分离泥沙的过程中无扬尘产生,其次,由于水洗仓旋转带动水流的冲击,避免泥土在分离时粘结成团堵塞水洗仓导致装置故障,而水洗仓的往复旋转使得建筑垃圾始终受到水流多个方向的冲击,能获得更好的泥沙分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果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06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