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组合轴承。
背景技术:
不同的轴承类型可以承受不同类型的负荷类型,在一些需同时承受径向负荷与轴向负荷的高速场合,往往需要将四点接触球轴承与圆柱轴承并排布置,这样虽能解决承受联合载荷的问题,但同时会产生三大主要缺陷,一是四点接触球轴承会同时收到径向负载与轴向负载,易由于发热而失效;二是并排布置两个轴承端面易打滑,引起轴承失效;三是并排两列轴承油路难以联通,其中某个轴承易出现贫油干运转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轴承,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易受到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导致轴承损坏且轴承内部供油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一列滚珠和一列圆柱滚子,所述外圈内周壁和内圈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一列滚珠滚动的第一滚道,所述外圈内周壁和内圈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一列圆柱滚子滚动的第二滚道,所述第一滚道位于第二滚道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滚道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用于防止圆柱滚子承受过量倾覆力矩的抵接槽,两个所述第二滚道内周壁上均凸起有用于防止圆柱滚子承受过量倾覆力矩的限位环,每个所述圆柱滚子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限位环插入的限位槽,所述外圈上设置有用于向轴承内部进行补油的补油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第一滚道供一列滚珠进行滚动,第二滚道供一列圆柱滚子滚动,采用一列滚珠的设置能够提高轴承的径向承载能力,而采用一列圆柱滚子的设置能够提高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同时一列圆柱滚子还能提高轴承的抗倾覆能力,使得轴承在承受倾覆力矩时外圈和内圈不会倾斜导致轴承解体;上述技术中限位环插入限位槽的设置,使得圆柱滚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承受过量的倾覆力矩导致圆柱滚子脱离第二滚道,确保圆柱滚子的正常运转,抵接槽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圆柱滚子的抗倾覆能力;补油件的设置能够确保轴承内部供油充足,避免轴承出现贫油干运转的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补油件包括中空开设在外圈内的储油腔,所述外圈上开设有出油管路,所述出油管路位于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之间,所述出油管路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外圈内周壁上并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储油腔内填充有固态油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储油腔内填充有固态油脂,当轴承运转时其内部温度会逐渐上升,使得储油腔内部的固态油脂逐步转化为液态油脂,液态油脂在轴承运转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不会完全流到轴承内部,在轴承停止运转后液态油脂才会通过出油孔流到外圈与内圈之间,确保轴承下次运转时滚珠和圆柱滚子仍能够受到油脂润滑,避免轴承出现贫油干运转的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油管路中设置有用于减少油脂出油量的储脂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储脂棉的设置能够减少油脂的出油量,避免储油腔内的油脂全部流到轴承内部,使得储油腔的油脂能够对轴承内部进行多次补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圈外周壁上开设有补油管路,所述补油管路一端储油腔连通设置,另一端延伸外圈外周壁上开设有补油孔,所述补油孔内壁上填充有用于堵塞补油孔的堵塞垫,所述堵塞垫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堵塞垫外周壁与补油孔内周壁贴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外部人员需要对储油腔中进行注油时,先将油脂填充到针筒中,然后将针筒的针尖处插入补油孔内,此时针尖插入堵塞垫中,此时堵塞垫上被针尖尖锐处扎出输油槽,针尖通过输油槽插入补油管路中,操作人员推动活塞杆使得针筒内的油脂灌入到储油腔中,补油结束后,操作人员将针尖从输油槽中拔出,因为堵塞垫有弹性材质制成且其为压缩形态塞入补油孔中,因此当针尖拔出时输油槽内壁会互相抵触并形成一条线,确保储油腔中的油脂不会通过补油管路外泄出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圈内周壁两端开设有环形槽,两个所述环形槽上均卡设有骨架,两个所述骨架均朝内圈外周壁上延伸有密封唇,所述密封唇抵触在内圈外周壁上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密封唇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外界灰尘、水渍等杂质进入到轴承内部影响轴承转速,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确保轴承内部的油脂不会外泄出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一列滚珠3和一列圆柱滚子4,所述外圈1内周壁和内圈2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一列滚珠3滚动的第一滚道11,所述外圈1内周壁和内圈2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一列圆柱滚子4滚动的第二滚道21,所述第一滚道11位于第二滚道21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滚道21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用于防止圆柱滚子4承受过量倾覆力矩的抵接槽211,两个所述第二滚道21内周壁上均凸起有用于防止圆柱滚子4承受过量倾覆力矩的限位环212,每个所述圆柱滚子4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限位环212插入的限位槽41,所述外圈1上设置有用于向轴承内部进行补油的补油件,所述补油件包括中空开设在外圈1内的储油腔5,所述外圈1上开设有出油管路51,所述出油管路51位于第一滚道11和第二滚道21之间,所述出油管路51一端与储油腔5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外圈1内周壁上并开设有出油孔52,所述储油腔5内填充有固态油脂,所述出油管路51中设置有用于减少油脂出油量的储脂棉53,所述外圈1外周壁上开设有补油管路6,所述补油管路6一端储油腔5连通设置,另一端延伸外圈1外周壁上开设有补油孔61,所述补油孔61内壁上填充有用于堵塞补油孔61的堵塞垫62,所述堵塞垫62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堵塞垫62外周壁与补油孔61内周壁贴合连接,所述外圈1内周壁两端开设有环形槽71,两个所述环形槽71上均卡设有骨架72,两个所述骨架72均朝内圈2外周壁上延伸有密封唇7,所述密封唇7抵触在内圈2外周壁上设置。
当轴承运转时,滚珠3在第一滚道11上滚动,而圆柱滚子4则在第二滚道21上滚动,当轴承承受大幅度径向载荷时,滚珠3会承受大量的径向载荷确保圆柱滚子4不会承受大量的径向载荷而受损,当轴承承受大幅度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时,圆柱滚子4会承受大量的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确保滚珠3不会承受大量的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而从第一滚道11上脱落,且当圆柱滚子4承受大量的倾覆力矩时,圆柱滚子4能够通过限位环212和抵接槽211来确保圆柱滚子4不会从第二滚道21上脱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新型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内圈、一列滚珠和一列圆柱滚子,所述外圈内周壁和内圈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一列滚珠滚动的第一滚道,所述外圈内周壁和内圈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一列圆柱滚子滚动的第二滚道,所述第一滚道位于第二滚道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滚道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用于防止圆柱滚子承受过量倾覆力矩的抵接槽,两个所述第二滚道内周壁上均凸起有用于防止圆柱滚子承受过量倾覆力矩的限位环,每个所述圆柱滚子外周壁上均环向开设有供限位环插入的限位槽,所述外圈上设置有用于向轴承内部进行补油的补油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件包括中空开设在外圈内的储油腔,所述外圈上开设有出油管路,所述出油管路位于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之间,所述出油管路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外圈内周壁上并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储油腔内填充有固态油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路中设置有用于减少油脂出油量的储脂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外周壁上开设有补油管路,所述补油管路一端储油腔连通设置,另一端延伸外圈外周壁上开设有补油孔,所述补油孔内壁上填充有用于堵塞补油孔的堵塞垫,所述堵塞垫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堵塞垫外周壁与补油孔内周壁贴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内周壁两端开设有环形槽,两个所述环形槽上均卡设有骨架,两个所述骨架均朝内圈外周壁上延伸有密封唇,所述密封唇抵触在内圈外周壁上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