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束过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高压容器系统大多集成了不同的电气设备,各设备之间采用电线束连接以传输电能或电信号,电线束需要在不同的高压容器之间过壁传输。高压容器往往具有一定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的要求。
目前的线束过壁结构一般是以下两种:电线或线束单独过壁和线束利用套管穿过容器壁板。在第二种方式中,对内部有线束穿过的套管注胶,以实现密封作用,但是依然存在密封性不足,在高压容器中不适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过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用于通电线束在不同的高压容器之间过壁传输,且密封性更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束过壁结构,包括套管、灌封胶和至少一个密封塞;
沿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所述套管内交替填充有所述灌封胶及所述密封塞;
所述密封塞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线束能够贯穿所述灌封胶及所述密封塞的第一贯穿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贯穿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密封塞的轴线方向;
当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贯穿孔穿过所述密封塞的中部;
当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贯穿孔间隔设置于所述密封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两端填充有所述灌封胶,所述灌封胶为绝缘胶;
所述密封塞由橡胶形成;所述密封塞的截面尺寸不小于所述套管的内腔截面尺寸,且沿所述密封塞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周向凸起的密封凸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扩孔器;
所述扩孔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渐缩部和扩孔部;所述渐缩部的小尺寸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渐缩部的大尺寸端与所述扩孔部连接,所述扩孔部内形成有容置孔,所述线束能够穿过所述容置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至少所述套管的一端安装有密封法兰,所述密封法兰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对应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线束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法兰包括主体部和环形的套设部;
所述套设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套管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中部套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用于与待固定器件连接;
所述密封法兰与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法兰焊接于所述套管的中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法兰和所述待固定器件之间的密封垫圈;
所述固定法兰面向所述待固定器件的一侧中部形成有限位凸台,所述密封垫圈套设于所述限位凸台的周向;
所述固定法兰和所述密封垫圈对应开设有固定孔,以和所述待固定器件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线束过壁结构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连接套管和固定法兰,且将所述固定法兰安装于待固定器件;
步骤二,向所述套管内交替填充灌封胶及密封塞,线束贯穿所述灌封胶及所述密封塞,且所述线束通过扩孔器穿过密封塞的第一贯穿孔;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套管内完全填充;
步骤四,在所述套管的至少一端安装密封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线束过壁结构,通过在套管内填充有灌封胶及密封塞,以实现线束的多级密封、多次密封,大大提高了过壁结构的密封性,更加适用于高压容器等待固定器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线束过壁结构的安装方法,通过在套管内填充有灌封胶及密封塞,以实现线束的多级密封、多次密封,大大提高了过壁结构的密封性,更加适用于高压容器等待固定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线束过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密封塞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密封塞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密封塞和扩孔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01-套管;102-灌封胶;103-密封塞;104-第一贯穿孔;105-密封凸台;106-扩孔器;107-渐缩部;108-扩孔部;109-密封法兰;110-第二贯穿孔;111-主体部;112-套设部;113-固定法兰;114-待固定器件;115-限位凸台;116-固定孔;117-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线束过壁结构包括套管101、灌封胶102和至少一个密封塞103;沿套管101的轴线方向,套管101内交替填充有灌封胶102及密封塞103;密封塞103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104,线束117能够贯穿灌封胶102及密封塞103的第一贯穿孔104。
具体来说,线束过壁结构包括套管101、灌封胶102和密封塞103,其中,套管101能够穿过高压容器等待固定器件114的壁板。灌封胶102及密封塞103交替设置,以对套管101内部的走线腔体进行密封填充。
具体操作中,首先,将若干线束117与密封塞103开设的第一贯穿孔104一一对应穿过,实现一级密封的第一次过壁结构密封;通过在线束117与密封塞103连接处加注聚氨酯等灌封胶102,实现一级密封的第二次过壁结构密封;然后重复上述填充密封塞103和加注聚氨酯灌封胶102的操作,实现了过壁结构的二级密封,依次类推,能够实现过壁结构的多级密封。
本申请提供的线束过壁结构,通过在套管101内填充有灌封胶102及密封塞103,以实现线束117的多级密封、多次密封,大大提高了过壁结构的密封性,更加适用于高压容器等待固定器件。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贯穿孔104的长度方向为密封塞103的轴线方向;当第一贯穿孔104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贯穿孔104穿过密封塞103的中部;当第一贯穿孔104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贯穿孔104间隔设置于密封塞103。
在该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一般来说,当电缆的总截面积小于0.3mm2时,可将多跟电缆集成一束线束117,密封塞103开设有一个第一贯穿孔104,第一贯穿孔104开设于密封塞103的中部,即线束117也处于密封塞103的中心位置,密封塞103对线束117周围各处的密封更均匀。
当电缆的总截面积大于0.3mm2时,电缆分成多束线束117,密封塞103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贯穿孔104,以使多束线束117分别通过。优选地,外层的第一贯穿孔104与密封塞103侧壁的距离均等,密封塞103对外层的多个第一贯穿孔104中的线束117的密封更均匀。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套管101的两端填充有灌封胶102,灌封胶102具有一定粘性,起到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对密封塞103进行粘连固定;灌封胶102为绝缘胶,除了采用聚氨酯灌封胶,可选地,灌封胶102可采用环氧树脂灌封胶、led灌封胶等电子绝缘密封胶。
密封塞103由橡胶形成,具体地,密封塞103可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形成。橡胶具有高弹性能够实现密封作用,且橡胶还具有绝缘作用,可确保过壁结构的绝缘性,可适用于装有非绝缘液体的高压容器等电气设备。
密封塞103的截面尺寸不小于套管101的内腔截面尺寸,密封塞103能够受到挤压,以将套管101的内腔完全填充;进一步地,沿密封塞103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周向凸起的密封凸台105,可避免液体从套管101的一端进入、经由密封塞103向另一端泄漏。
当然,橡胶密封塞103可选的种类、形式多样,例如圆柱形橡胶密封圈或锥形橡胶密封圈等,均可应用于装置中。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线束过壁结构还包括扩孔器106;扩孔器106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渐缩部107和扩孔部108;渐缩部107的小尺寸端用于插入第一贯穿孔104,渐缩部107的大尺寸端与扩孔部108连接,扩孔部108内形成有容置孔,线束117能够穿过容置孔。
在该实施例中,当密封塞103的第一贯穿孔104的截面尺寸小于线束117的截面尺寸时,可利用扩孔器106对第一贯穿孔104扩孔,以便于将线束117穿过第一贯穿孔104。
具体地,渐缩部107的设置使得扩孔器106插入第一贯穿孔104的操作更容易,插入操作持续至扩孔部108插入第一贯穿孔104中,然后将前端的渐缩部107拆下,扩孔部108的容置孔即形成通孔结构,以使线束117能够穿过,在线束117完全穿过第一贯穿孔104后,可将扩孔部108拆除,线束117便留在第一贯穿孔104中。
优选地,扩孔部108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贯穿孔104的长度,便于对渐缩部107的拆卸及对第一贯穿孔104的扩孔完全。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中的线束过壁结构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至少套管101的一端安装有密封法兰109,密封法兰109开设有与第一贯穿孔104对应的第二贯穿孔110,线束117能够穿过第二贯穿孔110。
在该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可选地,只在套管101位于高压容器外侧的一端安装有密封法兰109,避免外界的水汽进入高压容器内,相对节省成本。与密封塞103对应的,密封法兰109也包括开设有一个第二贯穿孔110或多个第二贯穿孔110的两种方案,密封法兰109原理说明与密封塞103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密封法兰109包括主体部111和环形的套设部112;套设部112与主体部111的一侧连接,套设部112套设于套管101外。
在该实施例中,环形的套设部112包裹于套管101的端部,进一步将套管101与外界隔绝,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主体部111和套设部112一体成型,强度及密封性更好。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套管101的中部套设有固定法兰113,固定法兰113用于与待固定器件114连接;密封法兰109与固定法兰113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参加图1所示,套管101远离密封法兰109的一端伸入高压容器内,固定法兰113套设于套管101的中部,以和高压容器的外壁连接,从而实现对线束过壁结构的固定。具体地,固定法兰113可安装于高压容器的两侧或顶部等位置,使用十分便利。
进一步地,密封法兰109和固定法兰113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连接,以实现将密封法兰109固定于套管101的端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固定法兰113焊接于套管101的中部,以实现固定法兰113和套管101的可靠连接。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线束过壁结构还包括位于固定法兰113和待固定器件114之间的密封垫圈;固定法兰113面向待固定器件114的一侧中部形成有限位凸台115,密封垫圈套设于限位凸台115的周向;固定法兰113和密封垫圈对应开设有固定孔116,以和待固定器件114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套管101于高压容器的开口处伸入高压容器的内部,为避免开口处的密封可靠,在固定法兰113和高压容器之间设置了密封垫圈。限位凸台115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对密封垫圈的固定,另一方面,限位凸台115的侧壁能起到阻隔作用,以提升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法兰113和密封垫圈对应开设有固定孔116,螺栓等连接件能够穿过固定孔116以将固定法兰113和密封垫圈固定在高压容器上。
可选地,密封法兰109可开设有与固定孔对应的连接孔,螺栓等连接件可穿过密封法兰109的连接孔、固定法兰113和密封垫圈的固定孔116,以实现对密封法兰109的固定;或者固定法兰113在其他位置另外开孔,以和密封法兰109的连接孔对应,以实现对密封法兰109的固定。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线束过壁结构,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线束过壁结构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线束过壁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一,连接套管和固定法兰,且将固定法兰安装于待固定器件;
步骤二,向套管内交替填充灌封胶及密封塞,线束贯穿灌封胶及密封塞,且线束通过扩孔器穿过密封塞的第一贯穿孔;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套管内完全填充;
步骤四,在套管的至少一端安装密封法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套管内填充有灌封胶及密封塞,以实现线束的多级密封、多次密封,大大提高了过壁结构的密封性,更加适用于高压容器等待固定器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1.一种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灌封胶和至少一个密封塞;
沿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所述套管内交替填充有所述灌封胶及所述密封塞;
所述密封塞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线束能够贯穿所述灌封胶及所述密封塞的第一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密封塞的轴线方向;
当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贯穿孔穿过所述密封塞的中部;
当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贯穿孔间隔设置于所述密封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两端填充有所述灌封胶,所述灌封胶为绝缘胶;
所述密封塞由橡胶形成;所述密封塞的截面尺寸不小于所述套管的内腔截面尺寸,且沿所述密封塞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周向凸起的密封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孔器;
所述扩孔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渐缩部和扩孔部;所述渐缩部的小尺寸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渐缩部的大尺寸端与所述扩孔部连接,所述扩孔部内形成有容置孔,所述线束能够穿过所述容置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套管的一端安装有密封法兰,所述密封法兰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对应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线束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法兰包括主体部和环形的套设部;
所述套设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套管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中部套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用于与待固定器件连接;
所述密封法兰与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法兰焊接于所述套管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过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法兰和所述待固定器件之间的密封垫圈;
所述固定法兰面向所述待固定器件的一侧中部形成有限位凸台,所述密封垫圈套设于所述限位凸台的周向;
所述固定法兰和所述密封垫圈对应开设有固定孔,以和所述待固定器件连接。
10.一种线束过壁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连接套管和固定法兰,且将所述固定法兰安装于待固定器件;
步骤二,向所述套管内交替填充灌封胶及密封塞,线束贯穿所述灌封胶及所述密封塞,且所述线束通过扩孔器穿过密封塞的第一贯穿孔;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套管内完全填充;
步骤四,在所述套管的至少一端安装密封法兰。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