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
背景技术:
飞轮是一个质量较大的金属圆盘状的储能装置。
汽车飞轮安装在曲轴的动力输出端,曲轴转动连接于发动机机架上。曲轴供给非作功行程的需求,带动整个曲连杆结构越过上、下止点。当机器转速增高时,飞轮的动能增加,把能量贮蓄起来;当机器转速降低时,飞轮动能减少,将能量释放。
传统发动机飞轮的设计因考虑低速和怠速时需要较大的惯量;而高速时运作时,飞轮会产生多余惯量,从而影响加速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通过主动飞轮与从动飞轮分离,达到提升加速性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包括主动飞轮和从动飞轮,所述的主动飞轮固定于曲轴上,所述的从动飞轮转动连接于发动机机架上,所述的主动飞轮通过限位装置与从动飞轮连接,所述从动飞轮随主动飞轮高速转动并与限位装置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动机起动时,主动飞轮和从动飞轮通过限位装置连接,使曲轴能够旋转;随着曲轴转速提升,主动飞轮高速旋转,从动飞轮与限位装置分离,减轻曲轴负担,从而在加速时,曲轴能够更快响应并提升转速,从而达到提升加速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夹持板、调节杆、弹性件和限位板,所述的主动飞轮上开设有滑槽和安装孔,所述的滑槽与安装孔连通,所述的夹持板滑动连接于滑槽中且用于与从动飞轮抵触,所述的调节杆穿过安装孔并与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板固定于调节杆上,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的内壁、限位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动飞轮随着曲轴高速旋转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夹持板往远离主动飞轮的方向移动,继而使夹持板与从动飞轮分离,从而使曲轴能够提升加速性能;在低速或者怠速时,曲轴和主动飞轮转速较低,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夹持板往靠近主动飞轮的方向移动,夹持板将从动飞轮固定在主动飞轮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杆包括连接杆、螺旋丝,所述的螺旋丝固定于连接杆的外壁上,所述的螺旋丝螺纹连接于夹持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杆,即可调节弹性件的形变量,调节弹力,从而适应不同的转速下使主动飞轮与从动飞轮分离,提升实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板远离调节杆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设置,能够便于带动调节杆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从动飞轮的外壁上固定有用于与轴承连接的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轴承与从动飞轮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随着曲轴转速提升,主动飞轮高速旋转,从动飞轮与限位装置分离,减轻曲轴负担,从而在加速时,曲轴能够更快响应并提升转速,从而达到提升加速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体现主动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体现从动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主动飞轮;12、从动飞轮;2、限位装置;21、夹持板;22、调节杆;23、弹性件;24、限位板;31、滑槽;32、安装孔;4、安装槽;5、固定环;61、连接杆;62、螺旋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包括主动飞轮11和从动飞轮12。主动飞轮11固定于曲轴上;从动飞轮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发动机机架上。主动飞轮11通过限位装置2与从动飞轮12连接。
该限位装置2包括夹持板21、调节杆22、弹性件23和限位板24。在主动飞轮11上开设有滑槽31和安装孔32,滑槽31与安装孔32连通。夹持板21滑动连接于滑槽31中且用于与从动飞轮12的外圆抵触。调节杆22穿过安装孔32并与夹持板21固定连接,限位板24固定于调节杆22远离夹持板21的一端上。弹性件23套设于调节杆22上,且两端分别与安装孔32的内壁、限位板24连接。
上述的调节杆22包括连接杆61、螺旋丝62。螺旋丝62固定于连接杆61的外壁上,螺旋丝62螺纹连接于夹持板21上。
为了便于将调节杆22旋转,在限位板24远离调节杆2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呈一字形或十字形。
从动飞轮12的外壁上固定有用于与轴承连接的固定环5,固定环5与从动飞轮12同轴设置。
随着曲轴转速提升,主动飞轮11高速旋转,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夹持板21往远离主动飞轮11的方向移动,并与从动飞轮12分离,减轻曲轴负担,从而在加速时,曲轴能够更快响应并提升转速,从而达到提升加速性能的目的。在转速降低时,通过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使夹持板21能够重新夹持从动飞轮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其特征是:包括主动飞轮和从动飞轮,所述的主动飞轮固定于曲轴上,所述的从动飞轮转动连接于发动机机架上,所述的主动飞轮通过限位装置与从动飞轮连接,所述从动飞轮随主动飞轮高速转动并与限位装置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夹持板、调节杆、弹性件和限位板,所述的主动飞轮上开设有滑槽和安装孔,所述的滑槽与安装孔连通,所述的夹持板滑动连接于滑槽中且用于与从动飞轮抵触,所述的调节杆穿过安装孔并与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板固定于调节杆上,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的内壁、限位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杆包括连接杆、螺旋丝,所述的螺旋丝固定于连接杆的外壁上,所述的螺旋丝螺纹连接于夹持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板远离调节杆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惯量可自动调整的飞轮,其特征是:所述的从动飞轮的外壁上固定有用于与轴承连接的固定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