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消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通过控制空气动力性能噪声,阻止或减小噪声向外传播成为噪声控制系统中常见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矿山、机械、冶金、化工等各领域。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尤其在风机进出口部位的空气动力性能噪声,目前我国工业部门已将其作为治理噪声污染主要对象之一。消声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受噪声污染的程度。
屋顶风机是安装于屋顶用于排风换气的设备,为防止停机后空气倒流,工程中多在与风机相连的消声器上端外加设备止回阀,这不可避免增加整个屋顶风机的总体高度,同时增加成本,加大安装难度,并未起到降噪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包括外桶组件、内桶组件及止回阀组件,所述外桶组件包括外桶体、设于所述外桶体上的第一消声体及设于所述外桶体顶部的第一盖板;所述内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桶体内的内桶体、设于所述内桶体上的第二消声体及设于所述内桶体顶部的第二盖板,所述外桶体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消声体相配合的第一空腔,所述内桶体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消声体相配合的第二空腔,所述止回阀组件设于所述内桶体上方,所述内桶体侧壁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内桶体固定于所述外桶体内的第一连接杆;将止回阀组件和消声器内筒组件内置于消声器外筒组件内部,在不增加消声器外筒高度的前提下,提升消声器的整体降噪性能,同时附加具有防止空气倒流作用的止回阀,达到提升消声器性能、降低成本和减小安装难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内桶体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于外桶体内,保证内桶体与外桶体的连接效果,从而能够提升消声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消声器使用寿命。
所述外桶体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内桶体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设有固定块,当所述螺纹杆进入到所述连接孔内时,所述固定块挤压于所述外桶体内壁上。
所述固定头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头上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空腔相通的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为两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活动块两侧,所述第一活动块一端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活动块与所述第二活动块通过一第一传动轮相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内桶体侧壁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活动腔和所述第二活动腔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传动板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活动环,所述螺纹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环上,所述第一活动环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环相配合的第一连接环;当所述传动板转动时,所述第三连接杆往所述第三空腔内移动。
所述连接腔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所述传动板上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设于所述第一气腔上方,所述第二活动腔一端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二气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的出气口,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活动腔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四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外桶体内壁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止回阀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安装架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翻板,所述第一翻板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翻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翻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环相配合的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接环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底端设有与所述内桶体相配合的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为圆环形结构。
所述外桶体内设有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二活动环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环,所述外桶体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环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环内壁上设有多个扇叶;所述内桶体侧壁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第四连接环,所述第四连接环上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为圆弧形结构;当所述第二活动环转动时,所述第二刮板随所述第二活动环一同转动。
所述第二活动环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通的第四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支撑弹簧,所述第三支撑弹簧上设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二刮板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五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五连接杆;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二推杆,当所述第二刮板转动时,所述第二推杆往上运动。
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腔相通的第六活动腔,所述第二推杆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推杆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上绕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配合的传动带;所述第六活动腔内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传动块侧壁上设有第四支撑弹簧,所述第六活动腔内壁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穿设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多个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上设有第二缺口。
所述外桶体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顶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把手;所述外桶体内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底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承接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外桶体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所述通槽侧壁上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槽相配合的第四滑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将止回阀组件和消声器内筒组件内置于消声器外筒组件内部,在不增加消声器外筒高度的前提下,提升消声器的整体降噪性能,同时附加具有防止空气倒流作用的止回阀,达到提升消声器性能、降低成本和减小安装难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沿e-e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c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沿f-f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d处放大图。
图9为图2中沿g-g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e处放大图。
图11为图10中的f处放大图。
图12为图2中沿i-i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g处放大图。
图14为图2中沿k-k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的h处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的i处放大图。
图17为图2中沿j-j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j处放大图。
图19为图18中的k处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1为图20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的l处放大图。
图23为图20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24为图23中的m处放大图。
图25为图20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26为图25中的n处放大图。
图27为图25中的o处放大图。
图28为图20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29为图28中的p处放大图。
图30为图28中的q处放大图。
图31为图29中的r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1所示,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包括外桶组件、内桶组件及止回阀组件,所述外桶组件包括外桶体1、设于所述外桶体1上的第一消声体11及设于所述外桶体1顶部的第一盖板12;所述内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桶体1内的内桶体2、设于所述内桶体2上的第二消声体21及设于所述内桶体2顶部的第二盖板22,第一盖板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于外桶体顶部,第二盖板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于内桶体顶部,所述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消声体11相配合的第一空腔,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消声体21相配合的第二空腔,所述止回阀组件设于所述内桶体2上方,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内桶体2固定于所述外桶体内的第一连接杆23;将止回阀组件和消声器内筒组件内置于消声器外筒组件内部,在不增加消声器外筒高度的前提下,提升消声器的整体降噪性能,同时附加具有防止空气倒流作用的止回阀,达到提升消声器性能、降低成本和减小安装难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内桶体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于外桶体内,保证内桶体与外桶体的连接效果,从而能够提升消声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消声器使用寿命。
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18,所述第一连接块18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块231,所述第二连接块231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第一螺纹杆24;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杆28,所述第二连接杆28一端设有固定块281,当所述螺纹杆24进入到所述连接孔内时,所述固定块281挤压于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在安装内桶体时,将内桶体放入到外桶体内,第二连接块嵌入到第一连接槽内,第一通腔处于连接孔上方,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底端转入到连接孔内,在螺纹杆作用下将第二连接块固定在第一连接槽内,对内桶体做固定;连接杆底端进入到连接孔内的同时,固定块抵在外桶体内壁上,与第一连接杆相互配合,对内桶体起固定作用,保证内桶体与外桶体的连接效果;固定块仅在螺纹杆转入到连接孔内时才抵在外桶体内壁上,避免固定块对内桶体的安装造成阻碍,降低内桶体的安装难度。
所述固定头281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头281上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连接杆28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空腔相通的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杆282,所述第三连接杆282一端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283和第二活动块284,所述第二活动块284为两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活动块283两侧,所述第一活动块283一端设有第一支撑弹簧2831,所述第一活动块283与所述第二活动块284通过一第一传动轮285相配合;螺纹杆转入到连接孔内后,第三连接杆往第三空腔内移动,第一活动块抵在第三空腔内壁上,在第一活动块作用下使固定头侧壁抵在外桶体内壁;外桶体内壁对第一活动块产生反作用力,第一活动块挤压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活动块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活动块往第三空腔内壁移动,增加固定头与外桶体内壁的接触面积,提升固定头对内桶体的固定效果。
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活动腔和所述第二活动腔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传动板233,所述传动板233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235,所述传动板233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活动环232,所述螺纹杆24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环232上,所述第一活动环232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螺纹杆2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环23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环241;当所述传动板233转动时,所述第三连接杆282往所述第三空腔内移动;在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配合下,对第一活动环的运动轨迹做限定,使第一活动环始终套于螺纹杆上,第一活动环内壁不与螺纹杆侧壁相接触,避免第一活动环对螺纹杆的转动造成阻碍;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一活动环的相互配合,使压在传动板一端的活动环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提升传动板转动的稳定性;在将螺纹杆转入到连接孔内,螺纹杆带动第一连接环逐渐往下运动,第一连接环推动第一活动环往下运动,第一活动环推动传动板一顿往下运动,传动板绕连接点转动后挤压第二支撑弹簧,通过传动板的转动将动力传递至第三连接杆上,使第三连接杆有足够动力往第三空腔内移动,使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抵在第三空腔内壁上,与第一连接杆相互配合提升对内桶体的固定效果;第二复位弹簧为传动板复位提供动力,在将螺纹杆从连接孔内转出后,传动板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自动翻转。
所述连接腔内设有气囊27,所述气囊27上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271,所述传动板233上设有第一推板234,所述第一推板234设于所述第一气腔上方,所述第二活动腔一端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二气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的出气口,所述第三连接杆282另一端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活动腔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推杆286,所述第一推杆286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2861,所述第四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86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2861上设有复位弹簧2862;螺纹杆转入到连接孔内后,螺纹杆带动第一连接环往下运动,第一连接环推动第一活动环往下运动,第一活动环推动传动板绕连接点转动,第一推板随传动板往下运动,第一推板压在第一气腔上,第一气腔受到挤压后第一气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二气腔内,第二气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三活动腔内,利用气压推动第二推板移动,以便为第三连接杆的移动提供动力,使固定头侧壁抵在外桶体内壁上,对内桶体起固定作用;第二推板往第三活动腔一端移动时,第二推板推动第一推杆往第四活动腔一端移动,第一推杆推动第四活动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三空腔内,第三空腔内的气压增加使第三空腔发生膨胀,第三空腔侧壁抵在外桶体内壁上,与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提升固定头与外桶体内壁的接触效果,有效的提升的对内桶体的固定效果。
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设有支撑块140,所述止回阀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块140上的安装架3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3上的第一翻板31,安装架与外桶体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翻板31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翻板31上设有第二连接环32,所述第一翻板3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环32相配合的限位杆311,所述第二连接环32上设有第一连接绳321,所述第一连接绳321底端设有与所述内桶体2相配合的第一刮板33,所述第一刮板33为圆环形结构;屋顶风机工作时,室内空气在风机作用下往外流动,气流推动底第一翻板往上翻转,外桶体开启使气流正常流出;当风机停止工作时,翻板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翻下,翻板搭在安装架上,翻板将外桶体封闭,避免外界空气倒灌进入室内;当第一翻板往上翻转时,第一翻板翻转推动第二连接环往上运动,第二连接环拉动第一连接绳往上运动,第一连接绳带动第一刮板往上运动,第一刮板沿内桶体内壁移动,在第一刮板作用下将内桶体内壁上的灰尘刮除;当风机停止工作时,第一翻板往下翻转,第二连接板往下运动,第一刮板随第二连接环往下运动,第一刮板沿内桶体内壁移动,再次对内桶体内壁做清理,在第一刮板作用下,可有效的将内桶体内的灰尘刮除,减少灰尘对消音器消音效果的影响;通过第一翻板的开关动作,即可自动完成对内桶体内壁的清理,无需人工检修,使消音器的使用更为方便;在限位环设置下,避免第一翻板开启过大后使第二连接环直接掉入到外桶体内,保证第二连接环一直处于第一翻板顶部,以便利用第一刮板对内桶体内壁做清理。
所述外桶体1内设有第二活动环19,所述第二活动环19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环191,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环191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环19内壁上设有多个扇叶196;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第四连接环26,所述第四连接环26上设有第四连接杆261,所述第四连接杆261上设有第二刮板262,所述第二刮板262为圆弧形结构;当所述第二活动环19转动时,所述第二刮板262随所述第二活动环19一同转动;内桶体固定在外桶体内后,第二刮板贴在外桶体内壁上,风机工作时,气流从扇叶上经过,扇叶在气流吹动下转动,扇叶带动第二活动环转动,第二活动环转动时带动第二刮板转动,第二刮板贴合外桶体内壁转动,第二刮板对外桶体内壁起清理作用,将内桶体内壁上的灰尘挂落,避免灰尘对外桶体的消音效果造成影响;在扇叶、第二活动环及第二刮板的设置下,使第二刮板在风机工作时即可自动转动,完成对外桶体内壁的自动清理,保证外桶体的消音效果,提升消音器的使用可靠性。
为保证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对内桶体和外桶体的清理效果,可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侧壁上设置刷毛或易产生静电的布料,以对内桶体和外桶体内壁做清理。
所述第二活动环19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通的第四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支撑弹簧194,所述第三支撑弹簧194上设有第五连接杆192,所述第二刮板262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五连接杆19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93,所述活动板193上设有第二连接绳195,所述第二连接绳195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五连接杆192;所述支撑块140上设有第二推杆1401,当所述第二刮板262转动时,所述第二推杆1401往上运动;内桶体装入到外桶体内后,第二刮板抵在外桶体内壁上,第五连接杆插入到第二连接槽内,第二刮板与第二活动环形成连接配合,第二活动环转动时带动第二刮板一同转动,为第二刮板的移动提供动力;当第五连接杆移动至第一连接块或者第二连接杆下方时,活动板先于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杆接触,活动板在接触到抵触物后翻转,活动板转动拉动第二连接绳,第二连接绳拉动第五连接杆往下运动,第五连接杆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第五连接杆从第二连接槽内脱出,第五连接杆下降至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杆下方,使第五连接杆正常从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杆下方通过;当活动板从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杆底部移出后,第三支撑弹簧推动第五连接杆产生往上运动的趋势,当第五连接杆从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杆底部移出后,第五连接杆往上运动插入到第二刮板底部的另外第二连接槽内,使第二活动环与第二刮板重新形成连接配合,为第二刮板持续提供动力,使第二刮板可持续转动;即便第五连接杆并无插入到第二连接槽内,第五连接杆在转动时仍能够推动第二刮板转动,直至活动板移动至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杆一侧后,对第五连接杆位置做调整,使第五连接杆插入到第二连接槽内;第二活动环在转动时驱动第二推杆伸出,第二推杆推动第一翻板产生往上运动的趋势,使第一翻板在气流和第二推杆共同作用下往上翻转,保证第一翻板能够正常开启,使屋内气流能够正常排出。
所述支撑块140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腔相通的第六活动腔,所述第二推杆1401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推杆1401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1402,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转辊1403,所述转辊1403上绕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402传动配合的传动带1404;所述第六活动腔内设有与所述传动带1404相配合的传动块1405,所述传动块1405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传动块1405侧壁上设有第四支撑弹簧1408,所述第六活动腔内壁上设有连接管1406,所述连接管1406内穿设有第六连接杆1407,第六连接杆固连于传动块上,所述第六连接杆1407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14071,所述第一限位块1407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4072,所述第一通孔14072内设有多个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上设有第二缺口;第二活动环带动第二刮板转动时,第二刮板与传动块底部相接触,第二刮板带动传动块在第六活动腔内移动,传动块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二推杆往上运动,第二推杆推动第一翻板翻转,使气流能正常流出;当传动块移动至第六活动腔一端后,传动块无法继续移动,第二刮板直接从传动块底部移开,第四支撑弹簧推动传动块往回移动,传动块带动第六连接杆移动,第一限位块在连接管内移动;当第一限位块往连接管底端移动时,第二翻板翻转后使开,连接管一端的气流快速的流动至连接管另一端,使传动块正常移动;当第一限位块往连接管始端移动时,第二翻板无法转动,第一限位块两侧的气流只能通过第二翻板上的第二缺口处流动,气流流动量减小,从而对传动块的移动起到减速作用,传动块在移动第六活动腔中部位置时,下一个第二刮板再次与传动块底部接触,推动传动块再次往第四支撑弹簧方向移动,从而保证第二推杆处于持续的升起状态,保证第一翻板在风机工作时处于开启状态,保证气流的正常流通。
所述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开口13,所述开口13顶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密封门14,所述密封门14上设有把手141;所述外桶体1内设有与所述开口13相配合的第一承接板4和第二承接板41,所述第二承接板41底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承接板4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7,所述第一连接板17上设有第二连接板176,所述第二承接板4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76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所述通槽侧壁上设有第四滑槽150,所述第一连接板17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槽150相配合的第四滑块175;外桶体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均为多孔板结构,第二承接板为两块,当第一承接板和两块第二承接板平铺时,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形成与外桶体截面相同的圆盘形;在装入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时,两块第二承接板均叠放于第一承接板上,第三滑块处于第三滑槽内,开启密封门,将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从开口处塞入到外桶体内,第一承接板一端抵在外桶体内壁上后,推动第一连接板,使第二连接板嵌入到第三连接槽内,往外拉动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二承接板移动,第二承接板从第一承接板上移下,两块第二承接板分别置于第一承接板两侧,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平铺于底板上,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清理下的灰尘掉落在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上,利用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对灰尘做收集,可定期将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取出,以便对外桶体内的灰尘做清理;通过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叠放的方式,可将开口口径有效减小,使外桶体更易连接于屋顶风机上。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七活动腔,第七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三连接板171,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通腔,第二通腔内穿设有传动杆172,传动杆一端侧壁上设有凸块1721,所述第七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七活动槽1761;所述第七活动腔延伸至第二连接板上,第七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腔,第八活动腔内设有活动杆1771,活动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77,活动杆一端设有限位弹簧1772,第七活动腔一端设有第九活动腔,第九活动腔内设有第三传动轮173,第三传动轮与第九活动腔内壁有较大摩擦,第三传动轮上设有第一传动轴1731,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槽;所述活动杆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绳,第三连接绳绕设于第三传动轮上;第七活动腔内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八活动槽174;所述第四滑槽底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三连接板上底部设有第五滑块,第七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块相配合的第五滑槽;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放入到外桶体内前,往通槽外拉动第一连接板,避免第二连接板对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的安装造成阻碍;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放入到外桶体内后,往外桶体内推动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推动第二连接板往外桶体内移动,第二连接板插入到第三连接槽内,转动传动杆,此时第一传动轴嵌于第一传动槽内,传动杆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转动拉动第三连接绳,第三连接绳拉动活动杆一端转动,活动杆转动推动第二限位块从第八活动腔内伸出,第二限位块抵在第三连接槽内壁上,往外拉动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二承接板往第一承接板一侧移动,第二承接板被从第一承接板上落下,使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平铺于底底板上;此时第四滑块移动时第二凹槽上方,往下推动第一连接板,第四滑块进入到第二凹槽内,使第二承接板与第一承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便对灰尘做收集;在拆卸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时,往外拉动第三连接板,第三传动轮并不能因限位弹簧转动,第五滑块移动至第五滑槽一端后,转动传动杆,凸块随传动杆转动进入到第八活动槽内,在凸块与第八活动槽的配合下将第三连接板固定在当前位置上,往通槽顶部推动第一连接板,第二承接板移动至第一承接板顶部,往第一承接板方向推动第二承接板,第二承接板被推送至第一承接板上,转动传动杆,将凸块从第八活动槽内转出,往第七活动腔内推动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移动至第七活动腔一端时,第一传动轴嵌入到第一传动槽内,转动传动杆,传动杆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三传动轮反向转动,第三连接绳从第三传动轮上转出,限位弹簧拉动第二限位块进入到第八活动腔内,往外拉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从第三连接槽内脱出,开启密封门,可直接将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从开口处取出,降低对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的拆卸难度。
所述通槽侧壁上设有连接框16,所述连接框内壁上设有第六滑槽,所述第六滑槽内设有第一挡板161,第一挡板顶部设有第二挡板162,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通槽起密封作用,避免消音器在平常使用时触碰到第一连接板。
所述外桶体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安装槽内设有螺钉110,螺钉顶部设有支撑框130,支撑框侧壁上设有第六滑块,安装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六滑块相配合的第七滑槽160;支撑框上设有连接盘120,连接盘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上,连接盘顶部设有第四传动轮1202,连接盘底部设有第二传动轴1201,螺钉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二传动槽;外桶体侧壁上设有第五连接环15,第五连接环上设有传动环151,外桶体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传动环相配合的传动辊152,传动辊与所述第四传动轮传动配合;在安装消音器时,将外桶体置于屋顶风机壳体上,螺钉与风机上的螺纹孔相对齐,转动传动环,传动环带动传动辊转动,传动辊带动螺钉转动,螺钉转入到风机螺纹孔内,将外桶体固定在风机壳体上,完成消音器的安装;通过传动环和传动辊的设置,仅需转动传动环即可完成消音器的拆装操作,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消音器的安装难度,简化消音器安装步骤。
本申请的附图仅为示意图,其具体尺寸以实际需求为准,保证各部件能够正常工作。
1.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组件、内桶组件及止回阀组件,所述外桶组件包括外桶体(1)、设于所述外桶体(1)上的第一消声体(11)及设于所述外桶体(1)顶部的第一盖板(12);所述内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桶体(1)内的内桶体(2)、设于所述内桶体(2)上的第二消声体(21)及设于所述内桶体(2)顶部的第二盖板(22),所述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消声体(11)相配合的第一空腔,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消声体(21)相配合的第二空腔,所述止回阀组件设于所述内桶体(2)上方,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内桶体(2)固定于所述外桶体内的第一连接杆(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18),所述第一连接块(18)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块(231),所述第二连接块(231)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第一螺纹杆(24);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杆(28),所述第二连接杆(28)一端设有固定块(281),当所述螺纹杆(24)进入到所述连接孔内时,所述固定块(281)挤压于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281)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头(281)上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连接杆(28)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空腔相通的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杆(282),所述第三连接杆(282)一端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283)和第二活动块(284),所述第二活动块(284)为两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活动块(283)两侧,所述第一活动块(283)一端设有第一支撑弹簧(2831),所述第一活动块(283)与所述第二活动块(284)通过一第一传动轮(285)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活动腔和所述第二活动腔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传动板(233),所述传动板(233)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235),所述传动板(233)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活动环(232),所述螺纹杆(24)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环(232)上,所述第一活动环(232)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螺纹杆(2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环(23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环(241);当所述传动板(233)转动时,所述第三连接杆(282)往所述第三空腔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内设有气囊(27),所述气囊(27)上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271),所述传动板(233)上设有第一推板(234),所述第一推板(234)设于所述第一气腔上方,所述第二活动腔一端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二气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的出气口,所述第三连接杆(282)另一端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活动腔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推杆(286),所述第一推杆(286)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2861),所述第四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86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2861)上设有复位弹簧(28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设有支撑块(140),所述止回阀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块(140)上的安装架(3)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3)上的第一翻板(31),所述第一翻板(31)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翻板(31)上设有第二连接环(32),所述第一翻板(3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环(32)相配合的限位杆(311),所述第二连接环(32)上设有第一连接绳(321),所述第一连接绳(321)底端设有与所述内桶体(2)相配合的第一刮板(33),所述第一刮板(33)为圆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1)内设有第二活动环(19),所述第二活动环(19)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环(191),所述外桶体(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环(191)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环(19)内壁上设有多个扇叶(196);所述内桶体(2)侧壁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第四连接环(26),所述第四连接环(26)上设有第四连接杆(261),所述第四连接杆(261)上设有第二刮板(262),所述第二刮板(262)为圆弧形结构;当所述第二活动环(19)转动时,所述第二刮板(262)随所述第二活动环(19)一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环(19)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通的第四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支撑弹簧(194),所述第三支撑弹簧(194)上设有第五连接杆(192),所述第二刮板(262)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五连接杆(19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93),所述活动板(193)上设有第二连接绳(195),所述第二连接绳(195)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五连接杆(192);所述支撑块(140)上设有第二推杆(1401),当所述第二刮板(262)转动时,所述第二推杆(1401)往上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40)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腔相通的第六活动腔,所述第二推杆(1401)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推杆(1401)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1402),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转辊(1403),所述转辊(1403)上绕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402)传动配合的传动带(1404);所述第六活动腔内设有与所述传动带(1404)相配合的传动块(1405),所述传动块(1405)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传动块(1405)侧壁上设有第四支撑弹簧(1408),所述第六活动腔内壁上设有连接管(1406),所述连接管(1406)内穿设有第六连接杆(1407),所述第六连接杆(1407)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14071),所述第一限位块(1407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4072),所述第一通孔(14072)内设有多个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上设有第二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附止回阀式套筒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开口(13),所述开口(13)顶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密封门(14),所述密封门(14)上设有把手(141);所述外桶体(1)内设有与所述开口(13)相配合的第一承接板(4)和第二承接板(41),所述第二承接板(41)底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承接板(4)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7),所述第一连接板(17)上设有第二连接板(176),所述第二承接板(4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76)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所述通槽侧壁上设有第四滑槽(150),所述第一连接板(17)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槽(150)相配合的第四滑块(17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