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折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电气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电气柜制作材料一般分为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两种。将冷轧钢板制成电气柜的工艺中需要用的折弯机将钢板弯折,然后将弯折的钢板以及平板焊接起来组成电气柜。
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710168193.5)实现多种弯折的电气柜冷轧板用折弯机,包括圆柱台、定位柱、转动杆和折弯臂,所述定位柱位于圆柱台的上表面,在圆柱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孔,在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与安装孔配合,在转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块,在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折弯臂的一端穿过限位孔后位于圆柱台上方。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上述对比专利中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人工进行旋转,从而对冷轧板进行折弯,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当冷轧板厚度较大时,人工进行旋转以及折弯较为费力,并且人工操作难以控制力度,导致对冷轧板的折弯程度不均匀,而电气柜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冷轧板精度要求较高,从而提高了冷轧板的废弃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2、同时该设备在对冷轧板夹持的过程中,通过两组顶紧板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在折弯过程中操作者拉动一端冷轧板使其移动并折弯,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顶紧板与冷轧板紧密贴合,因此不仅需要操作者费很大力才能需要将其拉动,并且增加了顶紧板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甚至是用力过猛使顶紧板过度弯折或者断裂,从而增加了冷轧板损坏的几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为此,提出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折弯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旋转机构,利用电机带动折弯柱转动,避免了在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旋转时冷轧板受力不匀的状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冷轧板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夹持机构,通过辊筒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备料好需要折弯的冷轧板,将冷轧钢板放入到折弯加工装置中进行折弯,启动折弯加工装置;
s2: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冷轧板的一端放置在两组安装框之间,然后正向转动把手,使第三螺杆转动,由于第三螺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使两组滑块相向移动,直至辊筒表面的养护棉与冷轧板紧密贴合,然后开启电机对冷轧板进行加工;
s3:折弯加工装置中的电机驱动转动杆正反转动,从而使转动板带动支撑板转动,滑动板随着支撑板带动滑动板转动,从而使折弯柱在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转动,对定位机构以及折弯柱之间的冷轧板进行折弯;
其中,s1中使用的折弯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支撑柱、第一安装柱以及第二安装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固定连接与第一底板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安装柱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的下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安装柱与第二安装柱的规格相同并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柱与第二安装柱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且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定位机构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杆、电机以及转动板,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内部设开设有安装槽,且电机设置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外表面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柱的上端外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安装柱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下端外表面与转动杆的连接处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至第一轴承的内表面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分别与第二安装柱的下端外表面以及第一安装柱的上端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外表面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外表面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也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底板的外表面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的横截面呈t型,且弧形滑块与弧形槽相互吻合,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远离第一螺杆的一端与弧形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框以及辊筒,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的一侧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两组所述安装框与第一滑槽的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分布,且安装框内表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之间活动连接有辊筒,且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的一端外表面均贯穿至辊筒的内部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的横截面呈t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转机构,利用电机带动折弯柱转动,避免了在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旋转时冷轧板受力不匀的状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冷轧板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夹持机构,通过辊筒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u型槽,且u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折弯机构,折弯机构包括连接板以及折弯柱,且连接板的一端贯穿至矩形槽的内部与其活动连接,另一端于折弯柱固定连接,矩形槽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第二螺纹孔内表面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的上下两端外表面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螺纹孔、连接板并延伸至滑动板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折弯柱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板,且推动板的一端与环形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正反转动,使转动板带动支撑板转动,同时滑动板以及推动板带动折弯柱进行转动对冷轧板进行折弯,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对不同厚度的冷轧板进行加工时,通常人工手动移动滑动板然后利用限位螺栓对滑动板进行固定,该种方式不仅操作复杂,并且限位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从而导致滑动板不稳定,容易晃动,降低了冷轧板的折弯效果,因此通过设置环形滑块、推动板以及滑动板,当定位柱与折弯柱之间距离过大时,使用者正向转动第一螺杆,由于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以及支撑板均螺纹连接,所以第一螺杆沿第二螺杆向弧形滑块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活动连接,因此在环形滑槽转动的过程中推动环形滑块以及推动板向靠近第二底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动板推动折弯柱向定位柱方向移动,直至折弯柱以及定位柱均与冷轧板紧密贴合,从而在提高旋转机构在转动过程中稳定性的同时,还使设备能够在针对不同规格的冷轧板进行加工时进行及时调节,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和卡块,且定位柱的中轴线平行于折弯柱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槽,且第一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表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槽口内表面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槽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槽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块,且推块的横截面也呈l型,所述卡块的两侧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槽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的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连接柱,且连接柱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内表面的底端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内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筒内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的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块,阻块位于第一套筒的内部,阻块的外表面与第一套筒的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且第一套筒的外表面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槽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槽与凸块之间设置有两组弹性伸缩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定位柱以及折弯柱进行更换,从而便于对需求不同的冷轧板进行加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冷轧板与定位柱以及折弯柱紧密贴合,从而导致在折弯柱转动的过程中,定位柱容易晃动,降低了设备加工的精确性以及稳定性,因此通过设置凸块以及弹性伸缩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卡块安装在第一连接槽的内部,在卡块向安装槽的底端移动时,凸块被第一连接槽挤压,从而推动第二套筒在第二连接槽的内部移动,当凸块移动到槽口时,第二套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槽口的内部移动,从而推动推块在槽口的内部移动,并且使定位卡块卡合在安装槽的内部,当需要对定位柱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将两组推块向靠近安装槽的位置推动,凸块在其作用下向第二连接槽的内部挤压,然后将定位柱取出即可,该设备利用凸块以及弹性伸缩机构与槽口的卡合,提高了定位柱的稳定性,并且易于更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表面靠近第一滑槽的一端也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依次贯穿通孔、轴承、第一滑块并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表面的一端与第一滑槽活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三螺杆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通过辊筒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般设备通过分别调整两组安装框使其对不同厚度的冷轧板进行夹持固定,该方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反复对准冷轧板位置,从而延长了加工时间,并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通过设置第三螺杆,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冷轧板的一端放置在两组安装框之间,然后正向转动把手,使第三螺杆转动,由于第三螺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使两组滑块相向移动,直至辊筒表面的养护棉与冷轧板紧密贴合,然后开启电机对使折弯柱进行转动对冷轧板进行加工,从而在对不同规格的冷轧板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辊筒的内部开设有存储腔,且辊筒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辊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养护棉,且养护棉的外表面与辊筒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吸水棉绳,所述吸水棉绳远离养护棉的一端贯穿至存储腔的内部,且存储腔的内部设置有养护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通过辊筒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利用折弯柱对冷轧板的挤压进行折弯,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金属粉尘,且金属粉尘附着在冷轧板表面,影响冷轧板的后续加工,因此通过设置养护棉,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辊筒表面的养护棉与冷轧板紧密贴合,所以使辊筒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围绕第一固定轴以及第二固定轴转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进水孔向存储腔的内部注入养护剂,养护剂通过吸水棉绳浸入养护棉表面,从而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养护,提高了冷轧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机构以定位机构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于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利用两组夹持机构对冷轧板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提高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使用的折弯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旋转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开启外接电源,使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正反转动,从而使转动板带动支撑板转动,在该过程中,滑动板随着支撑板带动滑动板转动,从而使折弯柱在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转动,对定位机构以及折弯柱之间的冷轧板进行折弯,同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带动弧形滑块随着支撑板在弧形槽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提高支撑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在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旋转时冷轧板受力不匀的状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冷轧板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中使用的折弯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夹持机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冷轧板的一端放置在两组安装框之间,然后正向转动把手,使第三螺杆转动,由于第三螺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使两组滑块相向移动,直至辊筒表面的养护棉与冷轧板紧密贴合,然后开启电机对使折弯柱进行转动对冷轧板进行加工,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拉动冷轧板,在该过程中,由于辊筒表面的养护棉与冷轧板紧密贴合,所以使辊筒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围绕第一固定轴以及第二固定轴转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进水孔向存储腔的内部注入养护剂,养护剂通过吸水棉绳浸入养护棉表面,从而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养护,提高了冷轧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光泽度,该设备,通过辊筒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折弯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折弯加工装置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a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的b的放大视图;
图6为折弯加工装置的弹性伸缩机构与凸块结合视图;
图7为折弯加工装置的弹性伸缩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8为折弯加工装置的夹持机构结构视图;
图9为折弯加工装置的安装框与第一底板结构视图。
图中: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支撑柱;4、第一安装柱;5、第二安装柱;6、旋转机构;61、安装槽;62、电机;63、转动杆;64、转动板;65、支撑板;651、u型槽;652、滑动板;66、第一螺杆;661、环形槽;662、环形滑块;663、连接板;664、推动板;665、折弯柱;666、螺栓;67、第二螺杆;68、弧形槽;69、弧形滑块;7、定位机构;71、定位柱;72、卡块;73、第一连接槽;74、槽口;75、推块;76、弹性伸缩机构;761、第一套筒;762、第二套筒;763、连接柱;764、弹簧;77、凸块;8、夹持机构;81、安装框;82、第三螺杆;83、辊筒;831、存储腔;832、进水孔;833、养护棉;834、吸水棉绳;84、第一滑槽;85、第一滑块;86、第一固定轴;87、第二固定轴;8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备料好需要折弯的冷轧板,将冷轧钢板放入到折弯加工装置中进行折弯,启动折弯加工装置;
s2: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冷轧板的一端放置在两组安装框之间,然后正向转动把手,使第三螺杆转动,由于第三螺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使两组滑块相向移动,直至辊筒表面的养护棉与冷轧板紧密贴合,然后开启电机对冷轧板进行加工;
s3:折弯加工装置中的电机驱动转动杆正反转动,从而使转动板带动支撑板转动,滑动板随着支撑板带动滑动板转动,从而使折弯柱在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转动,对定位机构以及折弯柱之间的冷轧板进行折弯;
其中,s1中使用的折弯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支撑柱3、第一安装柱4以及第二安装柱5,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与第一底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4固定连接与第一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安装柱5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2的下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安装柱4与第二安装柱5的规格相同并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柱4与第二安装柱5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6,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7,且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定位机构7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夹持机构8;
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转动杆63、电机62以及转动板64,所述第一安装柱4的内部设开设有安装槽61,且电机62设置于安装槽61的内部,所述电机62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3,且转动杆63外表面远离电机62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柱4的上端外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安装柱5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柱5的下端外表面与转动杆63的连接处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63的一端与电机6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至第一轴承的内表面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63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板64,且转动板64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分别与第二安装柱5的下端外表面以及第一安装柱4的上端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转动板64的上端外表面远离转动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5,且支撑板65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66,且第一螺杆66外表面远离支撑板65的一端也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67,所述第二底板2的外表面靠近支撑板65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68,且弧形槽68的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69,所述弧形滑块69的横截面呈t型,且弧形滑块69与弧形槽68相互吻合,所述第二螺杆67的外表面远离第一螺杆66的一端与弧形滑块69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8包括安装框81以及辊筒83,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一侧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4,且第一滑槽8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第一滑块85,两组所述第一滑块85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81,两组所述安装框81与第一滑槽84的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分布,且安装框81内表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86与第二固定轴87,所述第一固定轴86与第二固定轴87之间活动连接有辊筒83,且第一固定轴86与第二固定轴87的一端外表面均贯穿至辊筒83的内部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87的横截面呈t型,通过设置旋转机构6,利用电机62带动折弯柱665转动,避免了在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旋转时冷轧板受力不匀的状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冷轧板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夹持机构8,通过辊筒83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83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撑板65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u型槽651,且u型槽6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652,所述滑动板652的外表面远离支撑板65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折弯机构,折弯机构包括连接板663以及折弯柱665,且连接板663的一端贯穿至矩形槽的内部与其活动连接,另一端于折弯柱665固定连接,矩形槽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66,第二螺纹孔内表面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652的上下两端外表面连接,所述螺栓66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螺纹孔、连接板663并延伸至滑动板652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折弯柱665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螺杆66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661,且环形槽66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有环形滑块662,所述环形滑块66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板664,且推动板664的一端与环形滑块66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652固定连接,工作时,电机6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63正反转动,使转动板64带动支撑板65转动,同时滑动板652以及推动板664带动折弯柱665进行转动对冷轧板进行折弯,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对不同厚度的冷轧板进行加工时,通常人工手动移动滑动板652,然后利用限位螺栓对滑动板652进行固定,该种方式不仅操作复杂,并且限位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从而导致滑动板652不稳定,容易晃动,降低了冷轧板的折弯效果,因此通过设置环形滑块662、推动板664以及滑动板652,当定位柱71与折弯柱665之间距离过大时,使用者正向转动第一螺杆66,由于第一螺杆66与第二螺杆67以及支撑板65均螺纹连接,所以第一螺杆66沿第二螺杆67向弧形滑块69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环形滑块662与环形滑槽活动连接,因此在环形滑槽转动的过程中推动环形滑块662以及推动板664向靠近第二底板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动板652推动折弯柱665向定位柱71方向移动,直至折弯柱665以及定位柱71均与冷轧板紧密贴合,从而在提高旋转机构6在转动过程中稳定性的同时,还使设备能够在针对不同规格的冷轧板进行加工时进行及时调节,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柱71和卡块72,且定位柱71的中轴线平行于折弯柱665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槽73,且第一连接槽7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72,所述第一连接槽73内表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槽口74,且槽口74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槽口74内表面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槽73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槽口7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块75,且推块75的横截面也呈l型,所述卡块72的两侧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槽73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的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机构76,所述弹性伸缩机构76包括第一套筒761、第二套筒762以及连接柱763,且连接柱763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761内表面的底端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连接柱763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764,且弹簧764的一端与第一套筒761内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筒762内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62的外表面的靠近第一套筒7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块,阻块位于第一套筒761的内部,阻块的外表面与第一套筒76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套筒762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套筒7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77,且第一套筒761的外表面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槽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槽与凸块77之间设置有两组弹性伸缩机构76,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定位柱71以及折弯柱665进行更换,从而便于对需求不同的冷轧板进行加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冷轧板与定位柱71以及折弯柱665紧密贴合,从而导致在折弯柱665转动的过程中,定位柱71容易晃动,降低了设备加工的精确性以及稳定性,因此通过设置凸块77以及弹性伸缩机构76,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卡块72安装在第一连接槽73的内部,在卡块72向安装槽61的底端移动时,凸块77被第一连接槽73挤压,从而推动第二套筒762在第二连接槽的内部移动,当凸块77移动到槽口74时,第二套筒762在弹簧764的弹力作用下向槽口74的内部移动,从而推动推块75在槽口74的内部移动,并且使定位卡块72卡合在安装槽61的内部,当需要对定位柱71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将两组推块75向靠近安装槽61的位置推动,凸块77在其作用下向第二连接槽的内部挤压,然后将定位柱71取出即可,该设备利用凸块77以及弹性伸缩机构76与槽口74的卡合,提高了定位柱71的稳定性,并且易于更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滑槽84内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88,且通孔88的内表面靠近第一滑槽84的一端也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82,所述第三螺杆8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依次贯穿通孔88、轴承、第一滑块85并延伸至第一滑槽84的内表面的一端与第一滑槽84活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85与第三螺杆82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在工作时,通过辊筒83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83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般设备通过分别调整两组安装框81使其对不同厚度的冷轧板进行夹持固定,该方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反复对准冷轧板位置,从而延长了加工时间,并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通过设置第三螺杆82,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冷轧板的一端放置在两组安装框81之间,然后正向转动把手,使第三螺杆82转动,由于第三螺杆82与第一滑块85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使两组滑块相向移动,直至辊筒83表面的养护棉833与冷轧板紧密贴合,然后开启电机62对使折弯柱665进行转动对冷轧板进行加工,从而在对不同规格的冷轧板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辊筒83的内部开设有存储腔831,且辊筒8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孔832,所述辊筒83的外表面设置有养护棉833,且养护棉833的外表面与辊筒83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吸水棉绳834,所述吸水棉绳834远离养护棉833的一端贯穿至存储腔831的内部,且存储腔831的内部设置有养护剂,在工作时,通过辊筒83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83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利用折弯柱665对冷轧板的挤压进行折弯,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金属粉尘,且金属粉尘附着在冷轧板表面,影响冷轧板的后续加工,因此通过设置养护棉833,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辊筒83表面的养护棉833与冷轧板紧密贴合,所以使辊筒83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围绕第一固定轴86以及第二固定轴87转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进水孔832向存储腔831的内部注入养护剂,养护剂通过吸水棉绳834浸入养护棉833表面,从而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养护,提高了冷轧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光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8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机构8以定位机构7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于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利用两组夹持机构8对冷轧板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提高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旋转机构6,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开启外接电源,使电机62工作,电机6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63正反转动,从而使转动板64带动支撑板65转动,在该过程中,滑动板652随着支撑板65带动滑动板652转动,从而使折弯柱665在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转动,对定位机构7以及折弯柱665之间的冷轧板进行折弯,同时第一螺杆66、第二螺杆67带动弧形滑块69随着支撑板65在弧形槽68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提高支撑板65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在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旋转时冷轧板受力不匀的状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冷轧板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夹持机构8,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冷轧板的一端放置在两组安装框81之间,然后正向转动把手,使第三螺杆82转动,由于第三螺杆82与第一滑块85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使两组滑块相向移动,直至辊筒83表面的养护棉833与冷轧板紧密贴合,然后开启电机62使折弯柱665进行转动对冷轧板进行加工,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拉动冷轧板,在该过程中,由于辊筒83表面的养护棉833与冷轧板紧密贴合,所以使辊筒83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围绕第一固定轴86以及第二固定轴87转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进水孔832向存储腔831的内部注入养护剂,养护剂通过吸水棉绳834浸入养护棉833表面,从而在冷轧板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养护,提高了冷轧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光泽度,该设备,通过辊筒83随着冷轧板转动,有效的减少了在拉动冷轧板过程中辊筒83与冷轧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冷轧板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加工成本。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备料好需要折弯的冷轧板,将冷轧钢板放入到折弯加工装置中进行折弯,启动折弯加工装置;
s2: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冷轧板的一端放置在两组安装框之间,然后正向转动把手,使第三螺杆转动,由于第三螺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使两组滑块相向移动,直至辊筒表面的养护棉与冷轧板紧密贴合,然后开启电机对冷轧板进行加工;
s3:折弯加工装置中的电机驱动转动杆正反转动,从而使转动板带动支撑板转动,滑动板随着支撑板带动滑动板转动,从而使折弯柱在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转动,对定位机构以及折弯柱之间的冷轧板进行折弯;
其中,s1中使用的折弯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支撑柱(3)、第一安装柱(4)以及第二安装柱(5),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与第一底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4)固定连接与第一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安装柱(5)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2)的下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安装柱(4)与第二安装柱(5)的规格相同并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柱(4)与第二安装柱(5)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6),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7),且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定位机构(7)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夹持机构(8);
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转动杆(63)、电机(62)以及转动板(64),所述第一安装柱(4)的内部设开设有安装槽(61),且电机(62)设置于安装槽(61)的内部,所述电机(62)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3),且转动杆(63)外表面远离电机(62)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柱(4)的上端外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安装柱(5)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柱(5)的下端外表面与转动杆(63)的连接处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63)的一端与电机(6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至第一轴承的内表面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63)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板(64),且转动板(64)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分别与第二安装柱(5)的下端外表面以及第一安装柱(4)的上端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转动板(64)的上端外表面远离转动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5),且支撑板(65)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66),且第一螺杆(66)外表面远离支撑板(65)的一端也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67),所述第二底板(2)的外表面靠近支撑板(65)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68),且弧形槽(68)的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69),所述弧形滑块(69)的横截面呈t型,且弧形滑块(69)与弧形槽(68)相互吻合,所述第二螺杆(67)的外表面远离第一螺杆(66)的一端与弧形滑块(69)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8)包括安装框(81)以及辊筒(83),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一侧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4),且第一滑槽(8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第一滑块(85),两组所述第一滑块(85)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81),两组所述安装框(81)与第一滑槽(84)的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分布,且安装框(81)内表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86)与第二固定轴(87),所述第一固定轴(86)与第二固定轴(87)之间活动连接有辊筒(83),且第一固定轴(86)与第二固定轴(87)的一端外表面均贯穿至辊筒(83)的内部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87)的横截面呈t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5)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u型槽(651),且u型槽(6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652),所述滑动板(652)的外表面远离支撑板(65)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折弯机构,折弯机构包括连接板(663)以及折弯柱(665),且连接板(663)的一端贯穿至矩形槽的内部与其活动连接,另一端于折弯柱(665)固定连接,矩形槽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66),第二螺纹孔内表面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652)的上下两端外表面连接,所述螺栓(66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螺纹孔、连接板(663)并延伸至滑动板(652)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折弯柱(665)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螺杆(66)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661),且环形槽(66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有环形滑块(662),所述环形滑块(66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板(664),且推动板(664)的一端与环形滑块(66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65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柱(71)和卡块(72),且定位柱(71)的中轴线平行于折弯柱(665)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槽(73),且第一连接槽(7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72),所述第一连接槽(73)内表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槽口(74),且槽口(74)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槽口(74)内表面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槽(73)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槽口(7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块(75),且推块(75)的横截面也呈l型,所述卡块(72)的两侧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槽(73)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的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机构(76),所述弹性伸缩机构(76)包括第一套筒(761)、第二套筒(762)以及连接柱(763),且连接柱(763)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761)内表面的底端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连接柱(763)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764),且弹簧(764)的一端与第一套筒(761)内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筒(762)内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62)的外表面的靠近第一套筒(7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块,阻块位于第一套筒(761)的内部,阻块的外表面与第一套筒(76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套筒(762)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套筒(7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77),且第一套筒(761)的外表面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槽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槽与凸块(77)之间设置有两组弹性伸缩机构(7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84)内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88),且通孔(88)的内表面靠近第一滑槽(84)的一端也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82),所述第三螺杆(8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依次贯穿通孔(88)、轴承、第一滑块(85)并延伸至第一滑槽(84)的内表面的一端与第一滑槽(84)活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85)与第三螺杆(82)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两组第三螺纹孔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83)的内部开设有存储腔(831),且辊筒(8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孔(832),所述辊筒(83)的外表面设置有养护棉(833),且养护棉(833)的外表面与辊筒(83)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吸水棉绳(834),所述吸水棉绳(834)远离养护棉(833)的一端贯穿至存储腔(831)的内部,且存储腔(831)的内部设置有养护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钣金件的折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8)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机构(8)以定位机构(7)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于第二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