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涂布模头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8-02  125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涂布机及涂布机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层涂布模头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中存在很多需要涂布双层涂料层的场合,例如,在电池生产行业,为了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一般会在集流体的活性物质层的表面或底面设置功能涂层,有时还需要在功能涂层的边缘点胶,通过点胶在功能涂层的边缘的胶层,以达到将功能涂层隔离、绝缘等目的。
    3.市场上现有的涂布模头大多都是将点胶和涂布分别进行,因此延长了涂布和点胶的总时间,降低了涂布和点胶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涂布模头及涂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涂布和点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层涂布模头,包括第一点胶通道、第一浆料通道、第二浆料通道及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中模之间夹设有第一垫片,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夹设有第二垫片;
    6.所述第一点胶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第一胶液流道、设于所述第一垫片上的流通孔、设于所述中模上的第二胶液流道和设于所述第二垫片上的第一胶液槽及第一出胶口,所述第一胶液流道、所述流通孔、所述第二胶液流道、所述第一胶液槽和所述第一出胶口依次连通;
    7.所述第一浆料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第一进料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一垫片上的第一出浆口,所述第一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浆口连通;
    8.所述第二浆料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下模上的第二进料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二垫片上的第二出浆口,所述第二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浆口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上设有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一胶液流道的开关阀。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液流道、所述流通孔和所述第二胶液流道均设为多个,且所述流通孔的两端各自对应连通一所述第一胶液流道和一所述第二胶液流道。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浆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出胶口。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液槽为弯折槽。
    13.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点胶通道,所述第二点胶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第三胶液流道和设于所述第一垫片上的第二胶液槽及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三胶液流道、所述第二胶液槽和所述第二出胶口依次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背部设有第一铰接块,所述中模的背部设有第二铰接块,所述下模的背部设有第三铰接块;
    15.所述第二铰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块和所述第三铰接块铰接;
    16.所述上模与所述中模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通过第二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1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调节螺钉,所述第一出浆口的侧壁、所述上模和所述中模围成第一出料通道;
    18.所述上模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上方的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螺钉自上向下穿过所述调节槽的顶壁和底壁;
    19.所述第一调节螺钉能调节所述第一出料通道的高度。
    20.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母和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第二出浆口的侧壁、所述中模和所述下模围成所述第二出料通道;
    21.所述第二调节螺钉自所述下模的背部沿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出料方向依次穿过所述螺母和所述下模;
    22.所述第二调节螺钉能调节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高度。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涂布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述及的双层涂布模头。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及涂布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层涂布模头的上模上的第一胶液流道、第一垫片上的流通孔、中模上的第二胶液流道和第二垫片上的第一胶液槽及第一出胶口依次连通构成第一点胶通道,以便在上模上的第一胶液流道中注入胶液,使得胶液依次流经第一胶液流道、流通孔、第二胶液流道、第一胶液槽和第一出胶口,然后再通过第一出胶口点胶至基材上;在第一垫片上设置流通孔,则流通孔的侧壁能起到密封作用,避免胶液外流,从而提高双层涂布模头的使用性能;第一浆料通道和第二浆料通道均独立设置,分别向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注入浆料,能通过第一出浆口和第二出浆口双层涂布至基材上,使得第一点胶通道、第一浆料通道和第二浆料通道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点胶和涂布浆料同时进行时,能缩短涂布和点胶的总时间,从而提高涂布和点胶的效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结构示意图三;
    29.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31.图6为图2中c向的剖视图;
    32.图7为图1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图1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图1中中模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图5中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图5中第二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3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8.1、上模;11、第一胶液流道;12、调节槽;2、中模;21、第二胶液流道;3、下模;4、第一垫片;41、流通孔;42、第一出浆口;5、第二垫片;51、第一胶液槽;52、第二出浆口;53、第一出胶口;6、开关阀;7、第一铰接块;8、第二铰接块;9、第三铰接块;10、第一固定件;20、第二固定件;30、第一调节螺钉;40、第二调节螺钉;50、螺母;60、第一进料通道;70、第二进料通道;80、第一出料通道;90、第二出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请参阅图3、图5、图6及图8至图1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进行说明。双层涂布模头,包括第一点胶通道、第一浆料通道、第二浆料通道(图中均未示出)及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模1、中模2和下模3,上模1与中模2之间夹设有第一垫片4,中模2与下模3之间夹设有第二垫片5;
    44.第一点胶通道包括设于上模1上的第一胶液流道11、设于第一垫片4上的流通孔41、设于中模2上的第二胶液流道21和设于第二垫片5上的第一胶液槽51及第一出胶口53,第一胶液流道11、流通孔41、第二胶液流道21、第一胶液槽51和第一出胶口53依次连通;
    45.第一浆料通道包括设于上模1上的第一进料通道60和设于第一垫片4上的第一出浆口42,第一进料通道60与第一出浆口42连通;
    46.第二浆料通道包括设于下模3上的第二进料通道70和设于第二垫片5上的第二出浆口52,第二进料通道70与第二出浆口52连通。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与现有技术相比,上模1上的第一胶液流道11、第一垫片4上的流通孔41、中模2上的第二胶液流道21和第二垫片5上的第一胶液槽51及第一出胶口53依次连通构成第一点胶通道,以便在上模1上的第一胶液流道11中注入胶液,使得胶液依次流经第一胶液流道11、流通孔41、第二胶液流道21、第一胶液槽51和第一出胶口
    53,然后再通过第一出胶口53点胶至基材上;在第一垫片4上设置流通孔41,则流通孔41的侧壁能起到密封作用,避免胶液外流,从而提高双层涂布模头的使用性能;第一浆料通道和第二浆料通道均独立设置,分别向第一进料通道60和第二进料通道70注入浆料,能通过第一出浆口42和第二出浆口52双层涂布至基材上,使得第一点胶通道、第一浆料通道和第二浆料通道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点胶和涂布浆料同时进行时,能缩短涂布和点胶的总时间,从而提高涂布和点胶的效率。
    4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模1上设有导通或关闭第一胶液流道11的开关阀6,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打开或关闭开关阀6,保证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双层涂布模头点胶与否。
    49.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至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胶液流道11、流通孔41和第二胶液流道21均设为多个,且流通孔41的两端各自对应连通一第一胶液流道11和一第二胶液流道21,以使每个由第一胶液流道11、流通孔41和第二胶液流道21连通的通道都相互独立,方便用户控制每个通道的点胶量,同时方便将该通道与第一胶液槽51连通后进行点胶,避免第一胶液流道11、流通孔41和第二胶液流道21连通时出现一对多的数量对应关系而影响双层涂布模头的点胶性能。
    5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出浆口5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出胶口53,以便对对基材上涂布的浆料区的两侧进行点胶,从而将该区域的边缘通过胶层包围,以达到分离、绝缘等目的,从而提高涂布和点胶后的基材的性能。
    5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胶液槽51为弯折槽,通过第一胶液槽51弯折处的侧壁阻碍胶液运动,以改变胶液在第一胶液槽51内的运动方向,从而使得第一胶液槽51对胶液的流动产生缓冲作用,以使自第一出胶口53内排出的胶液的流动更平稳。
    52.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点胶通道(图中未示出),第二点胶通道包括设于上模1上的第三胶液流道(图中未示出)和设于第一垫片4上的第二胶液槽(图中未示出)及第二出胶口,第三胶液流道、第二胶液槽和第二出胶口依次连通,通过向第三胶液流道内注入胶液,使得胶液通过第二出胶口排出,从而在基材上进行点胶,提高涂布和点胶的效率;通过第一出胶口53和第二出胶口对基材的同侧进行双层点胶,提高了涂布和点胶的效率。
    5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模1的背部设有第一铰接块7,中模2的背部设有第二铰接块8,下模3的背部设有第三铰接块9;
    54.第二铰接块8分别与第一铰接块7和第三铰接块9铰接;
    55.上模1与中模2通过第一固定件10可拆卸连接;中模2与下模3通过第二固定件20可拆卸连接。
    56.将上模1与中模2通过第一铰接块7和第二铰接块8铰接,并使用第一固定件10将上模1和中模2可拆卸连接,在清洗时,不需要将上模1与中模2从涂布机上拆卸,只需要拆卸第一固定件10,并转动上模1,将上模1与中模2之间的第一出料通道80打开即可;同理,也不需要将中模2和下模3从涂布机上拆卸,只需要拆卸第二固定件20,并转动中模2就能为清洗中
    模2与下模3提供足够的清洗空间;第一铰接块7设于上模1的背部,第二铰接块8设于中模2的背部,第三铰接块9设于下模3的背部,能避开双层涂布模头的第一出料通道80和第二出料通道90,方便密封双层涂布模头。
    57.具体地,清洗上模1与中模2之间的空间时,中模2和下模3固定,而将上模1拆卸;清洗中模2与下模3之间的空间时,下模3固定,上模1和中模2固定在一起并将其一起拆卸。
    5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4及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调节螺钉30,第一出浆口42的侧壁、上模1和中模2围成第一出料通道80;
    59.上模1上设有位于第一出料通道80上方的调节槽12,第一调节螺钉30自上向下穿过调节槽12的顶壁和底壁;
    60.第一调节螺钉30能调节第一出料通道80的高度,通过拧动第一调节螺钉30,使得第一调节螺钉30带动调节槽12的底壁靠近或远离调节槽12的顶壁,从而增大或减小第一出料通道80的高度,以调节第一出料通道80的出料量,从而调节涂布在基材上的浆料的厚度。
    6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及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螺母50和第二调节螺钉40,第二出浆口52的侧壁、中模2和下模3围成第二出料通道90;
    62.第二调节螺钉40自下模3的背部沿第二出料通道90的出料方向依次穿过螺母50和下模3;
    63.第二调节螺钉40能调节第二出料通道90的高度,通过拧动第二调节螺钉40,再通过螺母50配合第二调节螺钉40,使得第二调节螺钉40的尾部带动下模3的远离螺母50的一端朝向或反向靠近螺母50的一端移动,从而使得下模3的远离螺母50的一端朝向远离或靠近中模2的方向翘曲,以使第二出料通道90的高度增大或减小(即将下模3的底部压缩,使得下模3产生翘曲),以调节第二出料通道90的出料量,从而使得涂布至基材上的浆料的厚度可调节。
    6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涂布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述及的双层涂布模头。
    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直接向上模1的第一胶液流道11内注入胶液,胶液就能依靠自身重力依次通过上模1的第一胶液流道11、第一垫片4的流通孔41、中模2的第二胶液流道21和第二垫片5的第一胶液槽51,最终通过第一胶液槽51点胶至基材上;由于胶液自注入第一胶液流道11至胶液离开第一胶液槽51时,胶液均是在独立的流道内运动,因此不会影响浆料分别从第一出浆口42和第二出浆口52排出,从而使得涂布机能同时涂布和点胶,提高了涂布和点胶的效率。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双层涂布模头,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中模之间夹设有第一垫片,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夹设有第二垫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点胶通道、第一浆料通道和第二浆料通道;所述第一点胶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第一胶液流道、设于所述第一垫片上的流通孔、设于所述中模上的第二胶液流道和设于所述第二垫片上的第一胶液槽及第一出胶口,所述第一胶液流道、所述流通孔、所述第二胶液流道、所述第一胶液槽和所述第一出胶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浆料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第一进料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一垫片上的第一出浆口,所述第一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浆口连通;所述第二浆料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下模上的第二进料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二垫片上的第二出浆口,所述第二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浆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有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一胶液流道的开关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液流道、所述流通孔和所述第二胶液流道均设为多个,且所述流通孔的两端各自对应连通一所述第一胶液流道和一所述第二胶液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浆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出胶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液槽为弯折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点胶通道,所述第二点胶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第三胶液流道和设于所述第一垫片上的第二胶液槽及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三胶液流道、所述第二胶液槽和所述第二出胶口依次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背部设有第一铰接块,所述中模的背部设有第二铰接块,所述下模的背部设有第三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块和所述第三铰接块铰接;所述上模与所述中模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通过第二固定件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螺钉,所述第一出浆口的侧壁、所述上模和所述中模围成第一出料通道;所述上模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上方的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螺钉自上向下穿过所述调节槽的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调节螺钉能调节所述第一出料通道的高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和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第二出浆口的侧壁、所述中模和所述下模围成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二调节螺钉自所述下模的背部沿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出料方向依次穿过所述螺母和所述下模;所述第二调节螺钉能调节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高度。10.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涂布模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涂布模头及涂布机,包括第一点胶通道、第一浆料通道、第二浆料通道、上模、中模和下模,上模与中模之间夹设有第一垫片,中模与下模之间夹设有第二垫片;第一点胶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胶液流道、流通孔、第二胶液流道、第一胶液槽及第一出胶口;第一浆料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一出浆口;第二浆料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料通道和第二出浆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涂布模头及涂布机,胶液从第一胶液孔注入后,能依次经过第一胶液孔、流通孔、第二胶液流道、第一胶液槽和第一出胶口,因此胶液的流动与浆料的流动分离,互不影响,使得涂布和点胶能同时进行,提高了涂布和点胶的效率。提高了涂布和点胶的效率。提高了涂布和点胶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林 王精华 刘宗辉 陈贵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1
    技术公布日:2021/3/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55066.html

    最新回复(0)